每年四月,郁金香高地景區(qū)百萬株郁金香盛開,似縷縷彩色綢帶匯集,成為巢湖的春日里最浪漫的風光。這片華東最大的郁金香種植基地,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經濟開發(fā)區(qū)的半湯旅游度假區(qū)內,與連綿的群山交相輝映,在縹緲的晨霧中若隱若現(xiàn),構成一幅美妙的鄉(xiāng)村山水畫卷。
合肥市巢湖市半湯郁金香高地(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沐浴著朝陽向郁金香高地進發(fā),沿途風光無限,大風灣水庫明鏡似的水面清澈澄凈,迎風招展的格桑花倒映其間,好像水中撒下了無數(shù)碎金。水庫旁的游步道上,時不時有人騎單車而下,呼嘯的大風吹鼓他們的衣服,空氣中都洋溢著放春日歡快自由的氣息。
合肥市巢湖市半湯郁金香高地大風灣水庫(組圖)(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龍泉路盡頭便是郁金香高地正門,一幅千余畝的巨型畫卷展現(xiàn)在眼前,繽紛絢麗的色彩是調色板的完美搭配。七彩的花田被勾畫出完美的弧形,像彩虹般在高低起伏的山谷中延綿伸展,又如一塊巨大的花毯在綠野蔓延。
合肥市巢湖市半湯郁金香高地(組圖)(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走在石子鋪成的彎曲小徑間,郁金香花海配上紅色風車的點綴,頗有童話般的歐洲田園風情。含苞待放的郁金香嬌美可人,盛開的郁金香則亭亭玉立,株形挺拔,花朵飽滿艷麗,婀娜多姿,如同風姿綽約的佳人,香味也馥郁清幽,引人沉醉。
合肥市巢湖市半湯郁金香高地(組圖)(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游客們穿行花海之中,享受繁花繞膝之美。有舉著相機尋找最佳構圖的攝影愛好者,有在風中揮舞絲巾擺出時尚造型的可愛阿姨,還有身著漢服仙氣飄飄的古裝美女和撒歡奔跑的孩子們。腳下的一株株郁金香隨風搖曳,旖旎了春光。
合肥市巢湖市半湯郁金香高地(組圖)(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移步不遠便是三瓜公社,這個萌趣的名字別有來頭,此地原有東洼等幾個村落,因外地人聽不懂方言,漸漸傳成冬瓜、西瓜、南瓜,念起來倒有一番鄉(xiāng)土的自然氣息。
合肥市巢湖市三瓜公社(組圖)(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從郁金香高地二號門出,向南500米,就到了冬瓜民俗村。一座橙色建筑讓人眼前一亮,這是二十四節(jié)氣館。其內圖文并茂地還原了巢湖地區(qū)五千年的農耕民俗文化活動,還有VR體驗能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二十四節(jié)氣的傳承。
合肥市巢湖市冬瓜民俗村二十四節(jié)氣館(組圖)(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村落內的青磚小瓦馬頭墻展示出如詩如畫的江淮風貌,路邊的井欄、陶缸、石碾等物件浸潤著濃濃的鄉(xiāng)土風情?静璺焕锔氏愦己竦牟柘泔h到街上,燒酒坊內濃郁綿長的酒香要與它爭個高下。聞香前行,一路有可以體驗酥糖制作的糖坊、用板藍根做染料的布坊、可以親手推磨做豆腐豆?jié){的豆腐坊等等,這就是田園生活的樂趣所在!
合肥市巢湖市三瓜公社冬瓜民俗村(組圖)(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合肥市巢湖市冬瓜民俗村烤茶坊(組圖)(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合肥市巢湖市冬瓜民俗村燒酒坊(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合肥市巢湖市冬瓜民俗村糖坊(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冬瓜村南緣便是西瓜美食村,村里建了不少風格迥異的農家樂餐館與風情民宿。因踏春而感到空虛的腸胃正可在此得到滿足,柴火老灶上的鍋巴飯酥脆可口,砂鍋中精心熬制的老雞湯金黃誘人,土菜館的大鍋菜更是色香味俱全,將地道的農家風味發(fā)揮到極致。
合肥市巢湖市西瓜村美食薈萃(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合肥市巢湖市西瓜村村里村外私房菜館(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合肥市巢湖市西瓜村吃瓜群眾餐廳(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合肥市巢湖市西瓜村山里鄰居農家樂(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巢湖的特色美食“蝦糊”一定不能錯過,殼薄肉嫩的巢湖白米蝦,被金黃的渣米粉糊包裹,輕輕啜飲一口,鮮美的湯汁順喉嚨緩緩滑下,滿足感由心底升騰,香辣軟滑、鮮嫩爽口的絕佳味道,令人回味無窮。用完午餐,還可往茶館雅舍里閑坐一番,靜看小橋流水,品味一段鄉(xiāng)愁。
巢湖蝦糊(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在兩公里外的南瓜電商村,很適合在春風中悠悠散步而往。村口是一汪清亮的池塘,藍天白云、青山綠樹倒映其間,塘邊青草地上用麻石和鑄鐵建造了幾頭水牛,頗有幾分野趣,因忙碌城市生活而疲倦的心靈仿佛在此得到洗滌。村內古街兩邊都是電商公司和特產商店,不論是咸香酥脆的開心麻花,還是寓意好運的“狗屎糖”,都是極好的伴手禮。
合肥市巢湖市南瓜村南瓜廣場(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合肥市巢湖市南瓜村特色美食商品(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合肥市巢湖市南瓜村傻瓜網(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合肥市巢湖市南瓜村鄉(xiāng)創(chuàng)基地(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合肥市巢湖市南瓜村甲骨文科技(圖片來源:三瓜公社)
四月已至,郁金香最美的花期已經來到,趁著微風拂面,風光無限好,來田野和鄉(xiāng)村漫步徜徉,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讓心靈融化在花的醇香與山水田園里。巢湖半湯的靚麗風景線等你來打卡,用爛漫花海驚艷你的春天吧!
文/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