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邀心理健康教師支招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自3月2日起,我省中小學全面啟動線上教學!特殊時期,不少家長感慨,每天都在和“神獸”斗智斗勇。老父親老母親心心期盼,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熊孩子”變得在學習上認真自律、在生活上自理有序?針對廣大家長關(guān)心的問題,我們邀請了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專職心理輔導教師王艷和胡姣,針對初中學生自我管理和提高自我效能,為家長進行指導。
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一六八玫瑰園學校的王艷老師介紹,作為家長,首先請深入思考,您的“幫助孩子自我管理”目標是什么?您清楚孩子的自我管理目標是什么嗎?初中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您需要和孩子進行一次有效的溝通,最終確定本次自我管理旅程的目標。與孩子討論彼此的自我管理心路和實行的歷程,最終確定孩子的總管理目標以及如何實行,是家長幫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的重要條件,同時,用相應(yīng)方法激勵。
①孩子制定行動計劃指導書,幫助孩子將行為可見;
②作息任務(wù)打卡牌,讓孩子每天沉浸在“我可以做到”的成就感中;
③趣味獎懲盒,有獎有罰提升行動效率;
④老父親和老母親的雄偉榜樣廣告牌,用父母堅持不懈的行動給孩子樹立榜樣;
⑤同伴互助指揮棒,同伴指揮棒輕輕一揮,孩子必會精神振奮。
幫助孩子提升自我效能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面對困難積極樂觀、理智自信,并且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有的孩子面對挑戰(zhàn)卻容易消極畏懼,甚至原本真實的能力水平都難以發(fā)揮。這兩種差異就與自我效能感高或低有關(guān)。通俗地說,自我效能感即為孩子在做一件事之前對自己能力的預期。一六八玫瑰園學校的胡姣老師介紹,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幫助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
①幫助孩子進行合理歸因
對一件事情的歸因一般會從能力、努力程度、運氣、任務(wù)難度等幾個方面進行。心理學研究表明,歸因為努力程度更有利于孩子在今后采取積極行動,這種歸因能讓孩子產(chǎn)生“我知道努力有成效”的確定感。比如孩子書法小有成就,你可以告訴孩子:這么多年堅持不懈的練習,讓你現(xiàn)在可以寫出這么精妙的作品,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②對孩子多進行正向評價
我們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我們經(jīng)常用具體的、積極的、可量化的語言評價孩子的行為,孩子會對自我產(chǎn)生“我有能力做好這件事”的確定感,有助于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比如,孩子第一次下廚做了炸雞翅,除了說“你真棒”,我們還可以說:這個雞翅看著金黃焦脆,吃起來酥脆可口,感謝你的美食!
③對孩子充滿積極的期待
即使沒有語言表達,也可通過種種細節(jié)散發(fā)出來,比如一個激動的眼神、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輕微的點頭等,都會讓孩子產(chǎn)生“我可以做得更好”的確定感。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正是在母親始終如一的積極期待下,一步步突破了自己的局限。
④給孩子創(chuàng)造成功的體驗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與其盯著孩子鬧心的短板,不如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長處。浙江大學胡海蘭院士的一項研究表明:個體在某個方面的多次成功體驗?zāi)軌虼龠M他在其它方面取得成功。這種成功體驗會讓孩子產(chǎn)生“我有能力做好更多的事”的確定感。
王艷老師和胡姣老師提醒各位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自我管理的過程中,有矛盾正常,家長一定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去解決問題。
□ 記者 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