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3歲的單錫寶作為首批進駐合肥高鐵南站志愿者之一,一邊服務一邊摸索,按時到崗為旅客提供服務,經(jīng)常一站就是幾小時。在南站服務了500天后,他因為年齡大而“退休”了,可“退休”后的他每月都堅持去參加便民服務,為居民們免費磨刀、磨剪子,還簽訂遺體(器官)捐獻協(xié)議。
單錫寶家住合肥市望湖社區(qū),早在2003年,他的公益之路就開始了,那時他從報紙上得知了我國遺體(器官)捐獻需求多、供體少的現(xiàn)狀,再加上受到他人先進事跡的影響,他與安徽省紅十字會安醫(yī)站簽訂了遺體(器官)捐獻協(xié)議,表達了自己進行器官捐獻的愿望,在他的帶動下,他的老伴也加入了捐獻的隊伍。
2015年8月15日是個讓他印象深刻的日子,“我跟隨向日葵睦鄰公益服務社來到合肥南站,我們是首批進駐南站的志愿者。”面對著當時簡陋的條件和不太成熟的服務體系,單錫寶和隊友們一邊進行服務一邊摸索,通過每天的服務經(jīng)驗累積和旅客的反饋,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改進服務模式,盡最大可能滿足旅客的需求。無論酷暑嚴寒還是刮風下雨,單錫寶總是雷打不動堅持按時到崗為南站旅客提供服務。2016年12月26日,是單錫寶隨“向日葵”在合肥南站參與志愿服務的第500天,也是他“光榮退休”的日子。
退休后,單錫寶并沒有停下公益的腳步,雖然不能參加向日葵的南站志愿服務,但是單錫寶加入了望湖社區(qū)紅日便民志愿服務隊,定期來到社區(qū),為轄區(qū)居民提供磨刀、磨剪子的服務。隨著單老年齡增大,他想把這個磨刀手藝傳承下去,好讓社區(qū)居民一直能享受到這樣的便民服務,在他的號召下,不斷有志愿者加入便民服務隊,“只要我還能磨,我就會一直參加下去,只要有人愿意學,學會之后愿意參加志愿服務,我就會無條件地將我的手藝教給他,志愿服務不間斷,這就是我的心愿……”
王媛 記者 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