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是第32個國際禁毒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發(fā)布會介紹了2018年全省法院開展禁毒工作的情況,并公布10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8年全省法院一審審結毒品犯罪案件1828件,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毒品犯罪分子2124人。
去年,488人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據(jù)介紹,2018年,我省毒品犯罪案件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有488人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重刑率為22.98%,明顯高于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判處十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人數(shù)占全部生效刑事犯罪被判處十五年以上刑罰的53.56%以上,有力震懾了毒品犯罪分子,發(fā)揮了刑罰懲罰、遏制毒品犯罪的作用。
對于大宗販賣、制造毒品和非法生產(chǎn)、買賣制毒物品等源頭性毒品犯罪和毒梟、職業(yè)毒犯、毒品累犯、再犯等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該判處重刑甚至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同時,對零包販賣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等毒品消費環(huán)節(jié)的末端犯罪,堅持打早打小,堅決遏制毒品蔓延。
網(wǎng)絡、快遞、郵寄等犯罪方式成為新動向
據(jù)省高院介紹,當前我省毒品犯罪案件的突出特點包括四個方面:首先,毒品犯罪案件主要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和容留他人吸毒兩類犯罪。2018年,全省法院審理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案件721件,容留他人吸毒案件793件,分別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39.44%、43.38%。此外,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情形,在皖北等重點地區(qū)仍久治未絕。
其次,涉案毒品種類主要是合成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劑和海洛因。甲基苯丙胺類合成毒品犯罪迅速增長,已超過傳統(tǒng)毒品海洛因,成為最主要的涉案毒品。 同時,因新類型毒品獲取渠道多且價格相對較低,部分地區(qū)吸食人員增長較快,犯罪案件不斷增加。
另外,累犯、再犯比例高,特殊群體參與犯罪現(xiàn)象滋長。毒品犯罪分子改造難度大、再犯危險性高,具有累犯、毒品再犯等前科情節(jié)的犯罪比例為12.29%,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再犯率近一倍。利用孕婦、哺乳期婦女等特定人員從事毒品犯罪的現(xiàn)象滋長。
此外,通過網(wǎng)上交易或快遞、郵寄等方式實施犯罪成為新動向。有的被告人將毒品偽裝成普通貨物或商品,通過快遞的方式運送毒品,或通知對方通過收取快遞的方式取得毒品。有的事先通過網(wǎng)上銀行或支付寶、微信轉賬支付毒資,后當面交付毒品,人毒分離、錢貨分離。有的被告人利用手機通訊軟件的發(fā)送語音或“閱后即焚”等功能躲避偵查,證據(jù)的收集和審查判斷難度不斷增大,給毒品犯罪案件審判帶來很大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