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隨著氣溫的持續(xù)攀升,“大烤”和“大考”的時節(jié)同步來臨。又是一年中考、高考,對有些人來說,尚能輕松應對;但對于大部分考生和家長,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多少會隨著時間點的臨近而蔓延開來。本報即日起將推出系列報道,聚焦中考和高考,關注考生心理健康,指導家長正確對待孩子成績,提供考前沖刺時期的生活和學習指導等。
記者 吳善良 汪婷婷 文/圖
高三男孩心理壓力過大 病倒在學校
上周,就讀于六安市毛坦廠中學的高三男生胡軍突然身體不適,病倒在校園里。距離高考還剩20多天,這一突發(fā)狀況急壞了父親胡先生。
“聽說毛坦廠中學升學率高,我特地把孩子從合肥轉過去的,那邊復讀的學生多,學習節(jié)奏很緊張。”本意是想讓孩子能在“緊張”的氛圍中考個好成績,沒想到孩子最近因為精神壓力太大而感冒、發(fā)燒、拉肚子……胡軍的母親在學校旁邊陪讀,看到孩子持續(xù)多天身體狀況糟糕,只得打電話喊來了在合肥上班的丈夫。目前,夫妻二人正在共同陪伴照料孩子。
“孩子平時身體很健康,喜歡打籃球,最近也不運動了,整天對著課本唉聲嘆氣,然后就突然說自己各種不舒服。”胡先生告訴記者,可能是孩子臨近高考,學習節(jié)奏快,精神壓力大,抵抗力也越來越差。
“高四”學生考前焦慮易怒 成績下滑
高考前第二次模擬考試中,宿松中學的“高四”學生吳峰離一本線還差8分,與第一次模擬考試相比,成績下滑了不少。作為一名二戰(zhàn)高考的學生,他知道這次考試意味著什么。為了迎戰(zhàn)二模,他每天的復習都很認真,還特地對物理和生物兩門弱項進行了惡補。
二模前,陪讀的母親察覺到兒子的情緒變得極不穩(wěn)定,“整個人每天都繃得緊緊的,臉上基本沒笑過,以前挺乖的一個孩子,現在老是因為一點小事發(fā)脾氣。”下雨天跑出去淋雨、用力捶墻壁和桌子、狂撕廢紙……面對兒子的反常,吳峰的母親擔憂極了。
“每次發(fā)卷子的時候,心跳個不停,腦子里控制不住地胡思亂想。”吳峰表示,自己知識點都會,但上課、考試時,注意力就是集中不了,腦子一片空白,不由自主地想其他的事情。
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省城一所重點中學的初三女生媛媛身上。媛媛向記者坦言,自己平時成績在班級是中上等,但越是臨近中考,成績下滑越厲害,“這次月考又沒考好,離目標的一、六、八中越來越遠了,壓力很大,看到試卷就緊張。”
分析:考前壓力大主要表現有這幾類
合肥一中心理中心主任郭纓告訴記者,近來向其進行考前心理咨詢的人數相比平時增加了不少。而且,與以往相比,成績好、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學生前來心理咨詢的更多。郭纓解釋,因為學生關注考試,導致心理與身體上的過度負擔,進而產生一系列反常的應激急性反應,也就是俗稱的“考試焦慮癥”‘。
考前緊張焦慮會有哪些反應,又是否需要干預呢?記者采訪了安徽省心理咨詢師協會秘書長王文君,了解到考試焦慮癥通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軀體癥狀:身體上無故出現肌肉緊張出汗、失眠多夢、頭暈頭痛、腸胃不適、食欲不振、頻繁想小便,嚴重時出現惡心嘔吐,面色蒼白,還會四肢發(fā)涼,胸悶氣短等癥狀。
二是情緒癥狀:總是處于莫名的緊張、擔心、恐懼、憂慮等癥狀。
三是神經運動性不安:坐立不安、搓手頓足,拖延時間,逃避考試,怕光怕聲,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經常處于僵滯停頓狀態(tài),休息后也不能減輕。
支招:小技巧緩解考試焦慮 平常心渡過關鍵期
部分學生臨考前狀況不斷,該如何自我緩解呢?郭纓建議,考前最后一個月,考生的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已經基本定型,考生們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緩解焦慮。
“首先要正面接受?记皦毫κ钦鎸嵈嬖诘,是正,F象,要勇于接受,不去逃避。當然,情況嚴重的建議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郭纓認為,學生不要總有“我得考多少分”“我必須考上哪個學校”之類的想法,中高考不過人生中的一個階段,要嘗試調整好自己心態(tài),以一顆平常心對待。
其次,專家分析,緊張情緒會使體內產生大量熱能,所以可通過運動散發(fā)熱量。在高時段、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后,通過適宜有益的體育運動,有助于減輕壓力,緩解疲勞。還可以通過泡熱水澡、與家人朋友聊天、散步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減緩壓力。
充足的睡眠,對于迎戰(zhàn)中高考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能完全放松休息,不然會打亂原來的生物鐘,心里模式無法適應。”專家建議,考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按時休息,每天睡前可用溫水泡腳或喝一杯熱牛奶,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此外,可適量食用草莓、洋蔥頭、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
(文中學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