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官方網(wǎng)站
全國數(shù)字出版轉(zhuǎn)型示范單位
zgstyb.cn
您的位置: 首頁 > 星教育 > 美文賞析 > 正文

茶盞

2025-03-20 10:17:02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孫曉帆   

1938年仲夏,在舒城縣廖沖的一個小山村,一戶杜姓人家的院里傳出一陣嬰兒啼哭。不久之后,母親病逝,但對于年幼的小老六來說,母親的離去并沒有給他留下太多記憶,畢竟他一直是奶娘帶著。轉(zhuǎn)瞬十年過去,小老六的父親也撒手人寰。

隨后的幾年,因為天災人禍等諸多原因,除了小老六的大哥畢業(yè)分配去了遙遠的新疆,二哥三哥因為食不果腹,身體虛弱,先后撒手人寰。剩下幾家孤兒寡母,流離失所。小老六跟著四哥四嫂一家生活,在艱難困苦中苦苦掙扎。

懵懂的小老六目睹家境如此,仿佛剎那間長大了,也明白了生活的艱辛與不易。沒了庇護,一切只能依靠自己。于是,他在心底暗自發(fā)誓一定要讀書,因為只有讀書才能飛出這座困住他的大山。憑借著過人的天分與不懈的努力,小老六和大哥一樣,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被分配到廬江中學任教。

小老六是我的父親。他在離村五里地的小鎮(zhèn)上教書。而我的母親,從麥苗韭菜分不清的狀況,逐漸學會下田干農(nóng)活,喂豬種菜不在話下。掙點工分加上父親每月24元的工資,除去僅有的一點開支外,全部上交生產(chǎn)隊,卻還是不夠,年年都是超支戶。在那個年代,聽說超支戶所分的糧食都是最差的一堆,生活的重擔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

即便生活困難,但每個夏天的夜晚,我們一家五口搭起門板、涼床,在院子里乘涼。父親就開始講述《三國演義》里的家國情懷,《水滸傳》里的英雄人物,還教我唱舒城民歌《十把穿金扇》,至今我仍能吟唱。秋天的晚上,大家早早上床睡覺,父親每周一三五都要在學校值班。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里,母親聽到有人撬門,趕忙點起煤油燈,大聲斥罵,原來是鄰村的一個小偷,想來偷縫紉機。母親的罵聲驚動了左鄰右舍,小偷慌亂逃走了,母親一邊罵著,一邊護著三個孩子,當時只覺得母親無比勇敢,簡直就是“母雞中的戰(zhàn)斗機”,只是那對翅膀仍在不停地顫抖著。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臘月寒冬,狂風怒號,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剛蓋完不久的稻草房被風掀起,父親急忙拿起糞桶裝水,一瓢一瓢地往屋頭上潑水,這才壓住了草屋,保住了我們溫暖的家。

轉(zhuǎn)眼到了春天,改革的春風吹進了我們這個普通的家庭。我們迎來了新的生活。

父親退休后,隨子女來到合肥定居。他老人家每天吹拉彈唱,生活充滿了歡樂與祥和。最愜意的是,雖然八十多歲了,但身體無恙。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因為自己自律,一直在保養(yǎng)。他總是面帶微笑,眼中閃爍著滿足和欣慰,還不時自豪地說:“我就像一只精致的‘茶盞’,86年的‘老茶盞’,被我保養(yǎng)得锃亮,沒有污垢,沒有瑕疵,沒有裂紋,不求百歲,90歲還是有信心的。”

然而,命運卻在這第40個教師節(jié)的早上,由于您的一個不小心,親手把這個的“茶盞”打碎了,碎了……父親,您怎么能這么不小心!“茶盞”碎了,也是我們的心碎了,裂成無數(shù)片。

杜娟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
上一篇:袖手無言
下一篇:最后一頁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