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美食中,油炸糯米圓子是少不了的。圓子既是可口的食物,又是團圓的像征,對過年而言,團團的圓子顯得格外重要,一年的大團圓可是春天的第一道盛景。炸圓子多在臘月二十七八里,泡糯米、煮糍粑、揣糍粑、搓圓子、起油鍋中,等等,一陣子好忙,可也忙得快樂。炸圓子是一家子鄭重其事的事情,一定由家中當家人親自操辦,孩子們在一邊靜等著第一鍋圓子炸好,捧在手上嘗新鮮,好話多說,否則會挨板子打屁股。
少時過年前,我家的圓子都是祖母親自操辦的,選最好的糯米,糯米飯煮得不軟不硬,加上豆腐干和少許的肉末及調味品,攪和均勻揣成一團,然后,再搓成一個個適中的圓子。炸圓子的油用花生油或菜籽油,也有用棉籽油的。棉籽油煙大,炸出的圓子發(fā)黑,不是年成歉收,炸圓子是不用棉子油的。
起了油鍋,我奶奶嘴中不停念叨,大約就是平平安安、事事如意的意思�;鸷蚝苤匾夷棠贪芽氐煤�,總是保證圓子外殼焦黃內里軟糯又香又鮮。炸圓子時,我媽打下手,掌握灶洞里的火,火是由棉柴引發(fā),火旺旺的,炸圓子火要旺,要滿灶洞火。金黃的圓子出鍋了,是可以敞開肚皮吃的,真的好吃,我大聲贊美。我祖母大聲言笑,我媽會小聲責怪:就知道吃。我媽的責怪是帶著憐愛的,我聽得出。
肚子吃得圓溜溜的,一肚子圓子打架,我領了新任務,給左右鄰居家送圓子。好吃的東西大家分享,圓子不例外,我奉祖母的命令,葫蘆瓢里裝上十來個圓子,一家家地送。葫蘆瓢是秋天收的葫蘆鋸開的,還沒沾水呢,裝圓子、送圓子正合適。送圓子送得輕松,卻收獲了滿滿的喜悅,感謝的話收了一籮筐,還都一個勁夸我家圓子好吃,夸我祖母和我媽手藝好。我好驕傲。其實,在我送圓子的同時,左右鄰居也在給我家送圓子呢。一家炸圓子全村莊飄香,一家的圓子全郢子人嘗。臘月二十七八炸圓子是一家人的事,也是一個村莊的事。圓子送出去了,又一戶戶地送上門,不要細細品啜,家家戶戶的香全留在唇齒間。此時的圓子,早超過了圓子本身的意義。一年里,郢子里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褲子一套就在一起,難免會產生摩擦,家和家間少不了產生些塊壘,可圓子互送,矛盾就鈍化了,濃濃的情義早沖破了或有或無的塊壘,這實際上也是種團圓,心和心靠近是大的團圓。
年夜飯菜上得滿滿的,圓子是大菜,雞魚肉圓,無魚不成席,無圓不圓滿。年夜飯吃個圓子是少不了的,我祖母在世時,圓子必是她夾給我們的,祖母把圓子夾進我們碗里,癟著嘴總是說:團圓了,團圓了。炸好的圓子放籃子裝好,是春節(jié)待客一道少不了的美食,放在飯頭的瓦盆里蒸熱了,當菜又當飯,受歡迎得很。主家讓客人們“拿個元寶”,客人伸筷子夾上個圓子,咬上一口,說:好,好,進元寶了。圓子這時有了個新身份“元寶”,大有恭喜發(fā)財之意,誰能拒絕得了。
許多年后,我媽接過了我祖母炸圓子手藝,年年臘月二十八九炸圓子,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圓子的內涵就豐富多了,當然仍是以糯米主打,除肉末外,還加了蝦仁之類,油也是用的精油,炸出的圓子好看、好吃。年夜飯上的圓子不再是飯頭上蒸了,天然氣灶打開,將炸好的圓子回下油鍋,就又恢復了圓子的本來面目。圓子是我媽給我們一個個夾的,我媽說的話竟和我祖母搗咕的一個樣:團圓了,團圓了。這世上,還有比團團圓圓更好的嗎?我媽說的團圓又何止是一家一戶的事?家家團圓,聚合的不就是萬家團圓嘛。
炸圓子的事我們接過來了,父母年邁了,我家年年也在臘月二十七八炸圓子,我媽說得好,不炸圓子不算過年的。我家的圓子比我媽炸的圓子內涵更豐富,豬肉、蝦米、豆干、香菇,等等,算一算十多樣,是孩子從網(wǎng)上搜下的,孩子既要吃口味,更要吃營養(yǎng)。我和孩子說小時吃圓子的故事,孫子歪著頭聽,半天說了句:我也要給鄰家送圓子。我說:好呀,好呀。這年,我和孫子給一個樓梯道的上上下下鄰居家送了圓子,收獲了滿滿的愛意和情份,一個年都過得特別充實。
又近年關,炸圓子的心情油然而起,圓子是必炸的,炸了圓子好過年。過紅紅火火的年,過團團圓圓的年,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最美好的心愿。
張建春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