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古納河右岸》是一部鄂溫克人的生活史詩。故事從“我”出生前一直講述到“我”九十歲,講述了“我們”鄂溫克人的住、食和衣裙,“我們”的婚禮、葬禮和信仰,“我們”賴以生存的山河森林,還有“我們”最重要的馴鹿。那些故事,基于現實,又充滿了奇妙、神秘和浪漫。“我們”來源于自然,最終又回歸自然。
聽完故事,我充滿渴望——對日月、森林和河流的渴望;對野花、露珠和落葉的渴望;對生命、力量和自然的渴望——我想要去額爾古納河右岸看看。
“我們”以額爾古納河為中心,在它眾多的支流旁遷徙生活。如果額爾古納河是掌心,它的支流就是展開的五指,伸向不同的方向,像一道又一道閃電,照亮“我們”的生活。為什么是額爾古納河“右岸”呢?因為三百多年前,外國軍隊入侵了“我們”祖先生活的領地,挑起戰(zhàn)火,祖先們被迫從勒拿河遷徙而來,渡過額爾古納河,在右岸的森林中開始新生活。這樣,額爾古納河左岸就變成了曾經——“我們”曾經的領地、“我們”曾經是那里的主人。
這部小說的靈魂是“我”娓娓講述的一百多年的人和事。眾多人物,個性鮮明,關系交錯,隨著事件的發(fā)生,一幅幅活動的畫卷舒展開來。我不得不看完一遍以后緊接著看了第二遍,才理出一條條人物關系鏈條。
最崇拜的林克、拉吉達、瓦羅加。他們是十足的領袖,他們一步步從遠處走來,伴著“我”走過一段,又都匆匆離“我”而去了。最喜歡的安草兒。他是一個“愚癡”的孩子。不、不不,他應該是這片森林的精靈,是民族的火種,最后當然也只是森林里的一片草。
……故事的結尾,“我”和安草兒繼續(xù)留在森林中。恍惚間小路的盡頭閃現一團灰白的影子,鹿鈴聲也越來越清脆。那一刻,“我”分不清跑來的是白色馴鹿,還是那半輪淡白的月亮。
現實中,確實有本已下山定居的游獵民又帶著馴鹿回到森林里。他們在鄂溫克營地煮著馴鹿奶茶即興歌唱,覓食歸來的馴鹿悠閑地臥在籠著煙的林地上�?墒�,歌聲卻沉郁蒼涼,未來很迷茫。年輕一代向往山下的生活,森林植被被破壞,苔蘚也越來越少,他們和馴鹿該何去何從?
坐在大興安嶺深處,額爾古納河畔、星空下、火塘邊,聽“我”講述鄂溫克人的故事。紛紛擾擾一輩子,多少的人、事和物從眼前劃過。時事變遷,家園不再,但愿“我們”的腳和馴鹿那梅花般的足跡踏出的一條條小路——“鄂溫克小道”將一直在。故事美則美矣,讀來很傷感,其中有多少無奈啊。萬物有靈,和諧共生,我們能做的,就只有敬畏、尊重和保護我們共有的大自然。
巫蓉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