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zgstyb.cn)訊 (任樂添 記者 祁琳 文\圖)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充滿著“銀發(fā)力量”,雖然從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退休,但仍然活躍在舞臺上,貢獻自己的余熱……日前,記者從合肥老年大學了解到,該校60歲以上老師占比達到31%,這些老師用自己的專業(yè)和熱情,退休后,帶領著老年大學的同學們繼續(xù)學習,讓其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武嫻忠就是其中一位。
支持老年教育來到老年大學
“注意腳下,跟著節(jié)奏,轉身……”在合肥老年大學的舞蹈教室內,今年78歲的武嫻忠老師正在上課,一邊講解舞蹈動作,一邊帶領示范,她步伐穩(wěn)健,動作流暢有力,一點也不像年近八旬的老人。
武嫻忠是蕪湖人,12歲時通過蕪湖市少年宮的推薦,成為安徽藝術學院的首批學員,從而走上了舞蹈這條路,而這一跳,就是60多年。在學校,武嫻忠認真學習中國古典舞,畢業(yè)后,武嫻忠到省歌劇團工作,其間,在全國各地巡回演出,表演安徽特色民間歌舞。
1978年,武嫻忠調到合肥幼兒師范工作,開始了她舞蹈教育的生涯。2001年,她收到合肥老年大學教務處的邀請,為支持老年教育,她選擇繼續(xù)成為一名老年大學教師,在這里教授中國古典舞和花鼓燈。
用武老師自己的話來說,“鑼鼓一響,腳底發(fā)癢,我愿意終身從事舞蹈事業(yè)。”
老年大學有個“花鼓燈傳承班”
2019年,武老師的班級被命名為“花鼓燈舞蹈隊”,為花鼓燈愛好者提供一個專門學習、展示的平臺,被省花鼓燈研究會授牌“安徽花鼓燈傳承基地”。
這也是武老師舞蹈生涯中不得不提的重要一筆,為了弘揚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武老師選擇花鼓燈這極具安徽特色的民間舞種作為教學內容。
“武老師對花鼓燈的鉆研精神對我們學習花鼓燈起到了很大作用,也讓我們喜歡上了花鼓燈。”花鼓燈班上的同學告訴記者。
老師編寫花鼓燈普及教材
不僅如此,理論和實踐武老師兩手都沒有放棄,2023年,《安徽花鼓燈普及教材》出版并發(fā)行,這是由合肥老年大學編寫,武嫻忠老師主編。該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花鼓燈歌舞藝術的起源和特色;花鼓燈的站位、道具、動律、舞步等基礎知識;花鼓燈的動作與舞姿;成人訓練的方法、經典歌舞組合以及兒童訓練的方法和歌舞組合。
“我跳了60多年的舞,我有責任弘揚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本地特色。文化要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我們要把花鼓燈的精髓特點傳承下來,同時,對花鼓燈進行創(chuàng)新改編,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國的。未來我仍然會堅持教學,繼續(xù)鉆研舞蹈,特別是中國古典舞和民間舞,為傳承和弘揚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做出貢獻。”武老師說出自己心愿。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