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zgstyb.cn)、掌中安徽訊(鄒晨光 朱雅楠 記者 禹志強 祝亮)近年來,淮北市相山區(qū)南黎街道錦華苑社區(qū)堅持黨建帶團建,以“打造青少年服務陣地、滿足青少年實際需求、助力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為目標,用心用情搭建青年與社區(qū)“雙向奔赴”大舞臺,不斷提升轄區(qū)青少年的社區(qū)參與感、歸屬感。
堅持“黨建帶團建隊建”,搭建黨團隊一體化育人大舞臺。資源陣地共享。積極整合資源,擴大共青團服務半徑,依托城市閱讀空間“相城書房”項目、新時代文明實踐場館、“書記下午茶”等,打造5個團屬陣地,實現資源共享、陣地共用;顒禹椖抗厕k。社區(qū)團組織緊跟黨建工作品牌及中心大局積極謀劃黨團隊一體化育人活動項目4個。以陣地換服務的方式,每周定期開展“奇趣課堂”項目,免費為轄區(qū)青少年提供手工、繪畫等課程,積極回應“雙減”要求,進一步豐富了少年兒童課余生活。截至目前,已開展28次,服務轄區(qū)青少年620人次;結合社區(qū)“老年大學”開展較早、運轉較好的工作基礎和師資力量 ,積極謀劃“青年夜校”項目,截至目前,已開展3期6類課程,服務青年286人次;推廣“二手轉轉”項目,讓閑置玩具、物品等同樣“發(fā)揮余熱”;推進“一米農場”種植體驗項目,讓勞動教育走進城市社區(qū)。工作體系共建。社區(qū)“兩委”成員由中青年骨干擔任團組織負責人,街道分管黨建領導同時分管團建工作,將團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部署,更好地服務于現代化美好相山發(fā)展大局。
堅持“讓青年當主角”,搭建青少年參與社區(qū)基層治理大舞臺。社區(qū)“帶頭人”更加年輕的同時,促進社區(qū)“合伙人”更加專業(yè)。建立“第二團支部”,累計吸納在校在職團員10余名到社區(qū)“第二團支部”報到,參與社區(qū)團的活動。常態(tài)化聯系公益協(xié)會、青年救援隊、慈善協(xié)會等青年社會組織4個,社區(qū)“合伙人”隊伍更加全面、專業(yè)。社區(qū)“暖心人”更加踴躍。進一步豐富動員方式,暢通網絡化、社會化、組織化動員渠道,組建青年網絡社群5個,吸納青年志愿者102名。今年以來,常態(tài)化開展“愛心義剪”“益老助康”“公益課堂”“公益講座”等“四益”志愿服務活動36次,志愿服務時長達120小時。進一步加強青年骨干激勵機制,開展了青年志愿者星級評選表彰和積分兌換活動,截至目前,評選表彰最美青年志愿者8名,青年志愿者積分兌換生活用品達到36人。依托區(qū)級平臺,開展“青雁歸相”“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累計引導50余名大學生走進社區(qū)、服務社會。
堅持“公益+普惠”,搭建青年群體“夜生活”大舞臺。“以老帶新”,尋求師資力量支持。社區(qū)依托老年大學師資力量,開辦社區(qū)青年夜校,進一步豐富轄區(qū)青年“夜生活”,截至目前,已開展3期6類課程,服務青年286人次。先后發(fā)動4名老年大學老師、學員為青年夜校書法班、舞蹈班等授課。“以陣地換服務”,尋求社會力量幫助。由社區(qū)免費為轄區(qū)青年創(chuàng)業(yè)培訓機構提供場地并依托網格員幫助其宣傳推廣,培訓機構則定期為轄區(qū)內青年群體開展各類公益性活動,目前依托此項機制,開展青年夜校——親子課堂活動3場。“以精準加免費”,尋求青年群體認可。為深入了解青年群體對于夜校的需求和期望,開課前期,社區(qū)面向轄區(qū)及周圍青年群體發(fā)放了調查問卷,有助于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更具針對性,切實滿足青年實際需求。當前,社區(qū)青年夜校為純公益形式,設置了包括書法、攝影、八段錦、化妝、親子課堂等6類課程,幫助青年主動提升自我,擁抱新時代,凝聚青春向上力量。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