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公布2023年新征文物史料。這些史料再次宣告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不容篡改,也提醒我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這是中華民族永難撫平的傷疤,更是每個有良知的人都不應(yīng)忘記的歷史。86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30萬生靈慘遭殺戮,留下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30萬意味著什么?這不是冰冷的數(shù)字,而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意味著在那場持續(xù)6周的浩劫里平均每隔12秒就有一名同胞殞命,意味著無數(shù)家庭的破裂、幸存者無法忘懷的一生之痛。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我們?nèi)魏螘r候都不應(yīng)忘記侵略者所犯下的嚴重罪行。這道疼痛且悲愴的傷疤時刻警醒后人: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每一次深切的緬懷,都是對民族記憶的喚醒;每一次莊嚴的紀念,都是對奮斗精神的振奮。今天遠離了戰(zhàn)火硝煙的歲月,告別了任人宰割的歷史,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之鏡需要時常擦拭,走得再遠都不能忘卻過去。國家公祭日設(shè)立10年來,在銘記歷史中吸取歷史教訓(xùn)、激發(fā)奮進力量,在代代相傳的講述中傳承視死如歸、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在以國之名的祭奠儀式中傳遞中國人不忘屈辱、守護和平的堅定信念,匯聚起以實際行動圓夢中華的磅礴力量。
“永矢弗諼,祈愿和平”,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上鐫刻的銘文,傳遞中國人民追求和平、向往和平的真誠愿望。銘記歷史不是要延續(xù)仇恨,而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南京大屠殺的苦難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
祀我國殤、山河無恙,逝者已矣、生者奮進。今天,響徹南京上空的防空警報,警醒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深沉悠遠的“和平大鐘”,寄托著對和平的珍愛和渴望。讓我們在銘記歷史中篤定前行,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康莊大道上腳步不停、奮斗不止,把革命先輩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輝煌。
沈若沖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