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基本保障之外,當(dāng)然離不開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洗禮。否則詩意何來,趣味何在?一片精神家園的綠洲,像溫暖的燈盞一樣,點亮了人們平凡的生活。
唐詩與宋詞,早已成為美學(xué)經(jīng)典,歷代研究者甚多。那時青荷女士不是理論家,她純粹站在一位忠實讀者的角度,匠心獨運,選取“琴棋書畫詩酒花”七個不同的側(cè)面,以生花妙筆寫出她對唐詩風(fēng)貌的美好印象和獨到感悟。那份癡迷的摯愛之情溢于字里行間,讓人能夠感受到熊熊烈火一般的熾熱情懷。
用半個月的時間,斷斷續(xù)續(xù)讀完那時青荷的散文集《我看唐詩多繁華》,再次喚醒我對唐詩的關(guān)注興趣。相比之下,自己過去讀唐詩真的純粹是淺“讀”,浮皮潦草的那種淺,淺嘗輒止的那種淺。蜻蜓點水,走馬觀花,面對藝術(shù)圣殿里的大唐詩歌,我們應(yīng)該感到羞恥!要深讀唐詩,貼近唐朝的詩人,當(dāng)如那時青荷女士。她不光是熟讀唐朝的詩歌,同時讀透了一大批唐朝的詩人。這些詩人中有人們熟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也有人們陌生的李端、元結(jié)、秦韜玉。詩歌是詩人心聲的流露,詩人在怎樣的背景下流露出如此千古流傳的心聲呢?
那時青荷在書中抽絲剝繭,娓娓道來。她不僅讓我們看到唐詩繁華的表面,還以詩一般的語言,汪洋恣肆的激情,帶我們穿越時空,煽動想象的翅膀,走進(jìn)大唐盛世,深深體味一番隱藏在唐朝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唐詩,不僅屬于唐朝,不僅屬于中國,它是人類共有的一座藝術(shù)寶庫。那時青荷創(chuàng)作的《我看唐詩多繁華》,給我們奉獻(xiàn)的正是一把打開這座寶庫的金鑰匙。這把鑰匙,我是愛不釋手的,我將借此重啟拜讀唐詩的新旅程。
姚文學(xué)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