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慶祝秦怡從影70年 新華社記者 任瓏/攝
中國影壇的百年人瑞——人民藝術家秦怡2022年5月9日駕鶴西去。在80余載藝術生涯中,她活得美麗而優(yōu)雅、堅毅而執(zhí)著,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她,那一定是火紅色——這是青春的色彩,是她最喜愛的顏色。
明星,在抗戰(zhàn)烽火中誕生
1922年1月,秦怡出生于上海。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fā),日軍進攻上海,秦怡在家門口目睹炮火紛飛、血肉模糊的場面,她渴望救死扶傷,并很快行動起來,到戰(zhàn)地協(xié)助紅十字會工作。年少的記憶被鮮血染紅。直至1938年離家出走,小小年紀的秦怡不是被動接受抗戰(zhàn)烽火洗禮,而是迎難而上。她從上海家中輾轉到華南多地,后來抵達大后方重慶,以實際行動支持抗戰(zhàn)。在重慶,條件異常艱苦,不時遭遇轟炸,她很快加入到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文藝工作中。
當時在大后方,她主要參與話劇演出,偶爾參演電影,從不計較是主角還是配角,即便跑龍?zhí)滓膊辉诤,就這樣練就了表演基本功,與白楊、舒繡文、張瑞芳并稱抗戰(zhàn)時期重慶話劇界“四大名旦”。“抗戰(zhàn)勝利了,我們可以演話劇了,好好去演了!抗戰(zhàn)勝利了,我們可以去拍電影了,我們之前根本沒法好好拍電影……”她曾向新華社記者回憶歡慶抗戰(zhàn)勝利時的情景。
勤奮,為新中國電影添彩
《鐵道游擊隊》里“身手不凡”的芳林嫂、《女籃五號》里飽受苦難卻依舊堅強的林潔、《青春之歌》里大義凜然的革命者林紅、《摩雅傣》中勇敢成長的少數(shù)民族醫(yī)生……新中國成立后,秦怡主要活躍在銀屏上,先后拍攝了數(shù)十部影片及電視劇,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農家樂》《鐵道游擊隊》《女籃五號》《青春之歌》《摩雅傣》《海外赤子》《上海屋檐下》等。“1959年5月20日,我入了黨。入黨后接到的第一個角色正是扮演一名視死如歸的女共產黨員——電影《青春之歌》中的林紅。”秦怡生前這樣回憶。
秦怡曾細數(shù)自己出演的角色,有六七個是共產黨員的形象。“在電影《青春之歌》中,林紅的戲盡管不多,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實,當年我接到角色的第一反應是,我怎么能演好鐵窗里的共產黨人呢?”
后來,秦怡和整個劇組從表演、服裝、燈光、攝影等多角度反復琢磨,最終向林紅這個角色一步步靠近。“一開拍,整個片場靜得不得了,我只聽到我自己的聲音,整個身心都融入了戲中。”
熟悉秦怡的人都說她特別勤奮,從來不以“明星”自居。片場內外,她總在琢磨角色。當年她在《鐵道游擊隊》中扮演芳林嫂時反復練習“投擲手榴彈”的招式,九旬高齡拍攝《妖貓傳》時仍不斷推敲老宮女的一顰一笑……
曾與秦怡合作過的一位青年演員感嘆:“她往鏡頭前一坐便是千言萬語……”
丹心,詠唱永遠青春之歌
秦怡辭世的消息傳來,影壇痛惜,人們紛紛追憶。“她胸襟寬廣,關心著我們的成長和點滴進步,她希望中國的電影事業(yè)走向世界……”八旬高齡的老演員牛犇憶及秦怡大姐,有些哽咽。2018年5月,83歲的牛犇加入中國共產黨,秦怡是入黨介紹人之一。
晚年的秦怡依然情系銀幕,從未停下腳步。她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她每天堅持讀報、看書,抽空還動筆編寫劇本。90多歲的她堅持登上青藏高原,拍攝自編自演的電影《青海湖畔》。與她配戲的演員佟瑞欣回憶,老人家一心想演戲,要演好一個報效國家的氣象科技工作者,她就是為電影而生的。“我經歷了國家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更加覺得幸福來之不易,更加要不斷學習,拍好電影就是為人民服務。”秦怡生前這樣自勵。
過去很長時間,讓秦怡最放心不下的是一直患病的兒子金捷。她在醫(yī)院為兒子陪夜,不舍得自己加一個單人病房休息。上海電影家協(xié)會主席任仲倫回憶,作為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她為小家如此節(jié)儉操勞,汶川大地震和玉樹地震時,她卻慷慨解囊,捐款累計超過20萬元,“她心里不僅裝著電影、裝著‘小家’,更裝著大家、裝著人民。”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這首歌曲,回響在60多年前秦怡出演的電影《青春之歌》中。又是一個五月,又是一個鮮花盛開的時節(jié),秦怡走向永恒——
她用生命與熱愛,詠唱永遠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