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銀行 > 正文

買理財不如買銀行股?21家銀行擬分紅近5000億,股息率最高超7%

2022-04-06 10:24: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田雙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雖然股價長期處于“破凈”狀態(tài),但銀行股一直是A股市場的“分紅大戶”。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在已披露年報的A股上市銀行中,有20家銀行公布了分紅預案,再加上上海農商行于去年11月實施的分紅,21家銀行合計分紅規(guī)模達4909億元。

其中,國有六大行分紅規(guī)模達3822億元,占比近八成,工商銀行更是以1045億元的分紅金額高居榜首;同期,21家銀行中有十余家銀行分紅比例超過30%,包括國有六大行、部分股分行和城農商行,其中青島銀行以38%的分紅比率暫列第一。

基于較高的分紅水平,不少銀行的股息率也保持在高位。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各銀行2021年股票成交均價計算,有8家銀行的股息率超過5%,其中,交通銀行超過7%,明顯高于不少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對此,有投資者向記者感嘆:“買銀行理財還不如買銀行股票。”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業(yè)人士認為,買銀行理財與投資銀行股代表的是不同的金融產品投資方式,雖然部分銀行股股息率較高,但投資銀行股不僅要看股息率,還要看銀行基本面、盈利能力、資產質量等,投資者需根據自身風險偏好進行資產配置。多數觀點認為,未來,基于國內經濟恢復,積極看待銀行股估值修復行情。

國有六大行是分紅主力軍

在各大銀行公布年報的同時,市場對銀行股的分紅情況也頗為關注。截至目前,已有21家銀行披露了2021年分紅相關的信息,包括6家國有大行、6家股份行以及9家城農商行。

其中,六大行貢獻了主要力量。具體而言,工商銀行擬每10股派發(fā)現金紅利2.93元(含稅);建設銀行每10股派發(fā)現金股息3.64元(含稅);交通銀行每10股派發(fā)現金股息3.55元(含稅);郵儲銀行每10股普通股派發(fā)人民幣2.474元(含稅);中國銀行每10股派息2.21元(含稅);農業(yè)銀行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fā)現金紅利2.068元(含稅)。

按此計算,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以及郵儲銀行擬分紅金額分別為1045.34億元、910.04億元、723.76億元、650.6億元、235.41億和228.56億元,合計超3800億元;且對應的現金分紅比例均在30%以上。其中,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最高,分別為32.24%和32.16%。

實際上,近年來考慮到股東回報訴求和業(yè)務發(fā)展需要,以及監(jiān)管要求等各方面因素,幾家國有大行的分紅比例均在30%以上。“從中國銀行以及幾個大型銀行來看,大股東確定了30%的分紅比例,多年沒變,沒有特殊情況,我們也不會變,大家也應該有充分信心。”中國銀行行長劉金在近日的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說道。

工商銀行董秘官學清也表示,適度的現金分紅比例和適度的資本充足率,既能滿足當期現金分紅需要,又能利于上市公司長期價值增長。該行通過利潤留存滿足內源性資本補充的同時,致力于為股東創(chuàng)造投資回報。

一位銀行高管曾對記者稱,提高分紅比例,對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有積極作用。在A股市場,上市銀行PB(市凈率)整體比較低,大多在1倍以下。這一方面有外部環(huán)境影響,也因市場對經濟形勢的判斷而定,而銀行是最后“買單者”,提高分紅比例,則體現了銀行經營成果和對未來經營的信心。

中小銀行分紅現分化

除了國有大行外,中小銀行的分紅情況則存在差異,有的銀行分紅比例居高,但也有銀行分紅比例較小,且有的銀行受其他融資進程影響,表示不進行分紅。

具體來看,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興業(yè)銀行、中信銀行在分紅規(guī)模上位列前三。其中,招商銀行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fā)現金紅利15.22元(含稅),合計派發(fā)現金紅利總額為383.85億元,分紅比例達33%,位列股份行首位。

興業(yè)銀行每10股普通股派發(fā)現金股利10.35元(含稅),創(chuàng)歷史新高,現金分紅比例高達27%。興業(yè)銀行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陳信健在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表示,這一方面是統籌考慮自身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在外源性資本補充相對受限的情況下,銀行需統籌業(yè)務發(fā)展對資本金的需求,合理確定利潤留存比例充實資本;另一方面,也是充分考慮了不同投資者訴求的結果,在同類型銀行中,興業(yè)銀行現金分紅已居于較高水平。

中信銀行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fā)現金紅利3.02元,合計派發(fā)現金紅利總額為147.78億元,分紅比例為28%;相比之下,平安銀行分紅比例較低,合計分紅規(guī)模為44.25億元,現金分紅比例僅12.18%。

另外,在目前已公布分紅方案的城農商行中,渝農商行分紅金額最高,達28.68億元;青島銀行現金分紅比例最高,約為38%,暫列上市銀行首位。據悉,在2020年、2019年和2018年,青島銀行的現金分紅比例分別達42.79%、51.11%和59.37%,連續(xù)3年居于上市銀行第一位。

不過,在部分銀行加大分紅力度的同時,也有銀行宣布不分紅。上述銀行高管對記者稱,對于銀行而言,銀行是否進行分紅還要看一個關鍵因素,即資本補充的情況。近年來,監(jiān)管部門打開銀行資本渠道,豐富了資本補充方式,比如永續(xù)債、可轉債等,因此在內外補充渠道充足的情況下,銀行有實力調整分紅比例。但也有銀行受制于資本補充情況,較難進行分紅 。

比如,針對浙商銀行年報中提到的“建議2021年不進行普通股股利分配,將視配股進程考慮股利分配事宜”的問題,該行副行長劉龍近日在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表示,不分紅決定的主要原因是和配股在時間、程序上有所沖突。“上市公司在再融資的過程中,如果有做出分紅的決議,在分紅沒有實際完成前,再融資進程需要中止。”劉龍稱,待配股完成后將盡快考慮分紅事宜。

鄭州銀行也表示,2021年將不分紅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這主要是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2021年經濟發(fā)展面臨諸多挑戰(zhàn);二是近年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風險持續(xù)暴露,該行不斷加大風險處置力度,順應監(jiān)管引導留存未分配利潤將有利于該行進一步增強風險抵御能力,保持經營穩(wěn)定向好提供保障;三是商業(yè)銀行資本監(jiān)管政策要求日益趨嚴,內源性的資本補充是中小銀行保證資本充足、特別是核心一級資本充足水平的重要途徑,留存的未分配利潤將用作本行核心一級資本的補充,有利于提升資本充足水平。

多數股息率超理財收益率

在較高的分紅比例之下,多家銀行的股息率同樣較為亮眼。所謂股息率,指股息與買入時股票價格的比率,是投資收益率的一種簡化形式,是衡量企業(y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股息,主要與分紅相關。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各銀行2021年股票成交均價計算,有8家銀行的股息率超過5%,有6家銀行介于3%和5%之間。其中,交通銀行超過7%,位列首位;中國銀行和農業(yè)銀行緊隨其后,分別為6.99%和6.64%。

在今年的業(yè)績發(fā)布會上,多家銀行高管將銀行股息率與存款利率和理財收益率進行對比,稱銀行股息率高于后兩者,呼吁投資者關注自家股票。比如,劉金表示,2021年該行股息率是6.99%,比上年上升了1.21個百分點,這對機構投資者來說盡管不高,但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也是一個穩(wěn)定可靠的選擇。

“對于個人財富管理者、個人客戶而言,作為資產組合的一部分,也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自己選擇理財產品、基金定投等各類投資工具能達到這樣的收益水平就很好了。”劉金說道。

光大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趙陵表示,目前光大銀行A股股息率在6%以上,H股股息率為8%,遠高于當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也遠超過一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具備較好的投資收益保障。

銀行理財收益率方面,伴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近年來理財收益率延續(xù)下跌態(tài)勢。據國海證券研報統計,2021年理財產品加權收益率走勢整體在3%~4%區(qū)間波動,收益率波動相對穩(wěn)健;但長期來看,2021年理財產品收益率延續(xù)了下跌態(tài)勢,加權平均年化收益率3.55%,相比上年下滑了34BP。

與此同時,此前備受投資者青睞的大額存單利率也有下滑。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統計,以前大額存單3年期平均利率在4%以上,2021年“限價”之后最高只有3.55%;5年期利率不受限制,少部分城商行及農村金融機構5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可以達到4%左右。

相比之下,銀行股的確“更香”。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在年初曾表示:“從大起大落的角度,大的銀行股都不適合做短線,但長期來講,銀行的股息率已經遠遠高過理財產品了,同時持有之后還有獲利的機會。”

但要注意的是,對于投資者而言,銀行理財和銀行股是不同的投資資產。貝塔研究院相關人士對記者稱,理財產品大多屬于低風險投資,底層資產配置的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如債券、銀行間票據等,即便遇到極端行情導致破凈,其回撤幅度也相對可控;但若購買銀行股,就屬于高風險投資,股價的回撤幅度相對不可控,投資者要先清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再去選擇對應的投資標的。

“股息率是建立在銀行能按照這一水平進行分紅的前提上,如果所選銀行出現風險事件導致無法繼續(xù)分紅,有可能遭遇股價下跌和股息停發(fā)的雙重打擊。”貝塔研究院相關人士還稱,此外,理財產品可選期限比較靈活,大多從1個月到數年不等,但股息派發(fā)只有持股期限超過1年,股息紅利所得才能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持股1個月至1年的,稅負為10%;持股1個月以內的,稅負為20%。如果持股時間過短,所獲股息收益也要大打折扣。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