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安徽 > 正文

安徽《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一年結果出爐

2022-11-01 19:49:40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江亞萍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訊:2021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施行。該法第七十條規(guī)定:個人信息處理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處理個人信息,侵害眾多個人的權益的,人民檢察院、法律規(guī)定的消費者組織和由國家網(wǎng)信部門確定的組織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自此,個人信息保護領域正式成為公益訴訟的法定領域之一。

《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一年來,安徽省檢察機關圍繞嚴重困擾群眾生活的個人信息泄露、個人信息違法使用等問題,綜合運用民事公益訴訟、行政公益訴訟及社會治理檢察建議等手段,全力構筑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法治盾牌。一年來,全省檢察機關辦理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91件,制發(fā)檢察建議110份,依法追究360名侵犯個人信息安全的單位和個人民事侵權責任。

侵犯個人信息,豈能道歉了之

2021年1月,羅某在福建省南平市成立工作室,從他人處購買盜號軟件,先后伙同羅某某、張某、莫某等人,通過固定的流程和話術,盜取、買賣他人微信賬號2000余個,非法獲利共計188054元;幢笔辛疑絽^(qū)檢察院在對四名違法行為人提起刑事公訴的同時,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主張四被告人連帶承擔188054元侵權賠償責任并公開賠禮道歉。

記者了解到,在《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出臺之前,檢察機關在探索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時,往往只提出賠禮道歉的訴訟請求,無法達到應有的震懾、打擊力度。

在新法出臺以后,為進一步提高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違法成本,檢察機關在民事公益訴訟中,除要求違法行為人向社會公開道歉外,同時以違法行為所獲收益等為計算標準,向違法行為人主張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堅決不讓違法者從違法行為中獲益。

一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在190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向違法行為人主張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合計482.5萬元,真正讓違法行為人痛到不敢再犯。

特殊群體需要特別保護

近年來,針對老年人群體的詐騙等犯罪活動日益增多,這與老年人個人信息泄露有著密切的關系。2021年2月起,王某某利用獲得的醫(yī)保電子憑證授權資格權限,以免費激活電子醫(yī)保為幌子,騙取淮南市潘集區(qū)某鎮(zhèn)村干部的支持,讓村干部通知老年人在村部集中辦理電子醫(yī)保。

王某某通過辦理電子醫(yī)保獲取老年人的個人信息后,在老人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老人們的手機號碼注冊各類平臺網(wǎng)絡賬號獲取提成,違法獲利10347元。淮南市檢察機關針對王某某的違法行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訴請法院判令王某某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

為保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全省檢察機關緊盯針對違法收集老年人信息的違法行為開展監(jiān)督,辦理該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5件,有效守護“夕陽紅”。

緊盯個人信息泄露重災區(qū)

“我們在履職中發(fā)現(xiàn),造成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qū),往往是承擔一定社會、行業(yè)服務管理職能的企業(yè)。” 省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由于企業(yè)公民信息保護意識薄弱、內部管理不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導致出現(xiàn)公民個人信息使用即泄露的現(xiàn)象。為此,檢察機關在辦理好個案的同時,積極推動行業(yè)治理、溯源治理。

從規(guī)范電信行業(yè)做起,全省檢察機關先后制發(fā)各類檢察建議近百份,從源頭上扎緊實施電信詐騙的信息渠道,斬斷個人信息侵權與電信網(wǎng)絡詐騙之間的利益鏈條。

此外,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在零售業(yè)、金融業(y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面部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撤銷性,一旦人臉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極易出現(xiàn)偽造身份、假冒身份等違法犯罪后果。針對部分商家未經(jīng)顧客同意,隨意采集人臉信息的行為,我省檢察機關積極開展了公益訴訟探索。

池州市貴池區(qū)檢察院在履職中發(fā)現(xiàn),當?shù)夭糠址康禺a(chǎn)公司售樓部安裝人臉識別攝像系統(tǒng),在未經(jīng)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收集、使用眾多到訪人員人像體征信息,侵犯了消費者隱私權。為此,該院向當?shù)厥袌霰O(jiān)管部門制發(fā)檢察建議,建議積極整治相關違法收集、使用消費者人臉識別信息的違法行為,加大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宣傳教育等。市場監(jiān)管部門全部采納檢察建議,及時采取措施責成商家停用了人臉信息采集設備。(記者 徐越薔)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