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三省一市匯聚了中國旅游版圖上的特色山水、名村古鎮(zhèn)、名園名館,串起了一條國際精品線路。秋游長三角,從“名城”上海出發(fā),逛過“名鎮(zhèn)”烏鎮(zhèn),游覽“名湖”西湖,略影“名園”蘇州園林,打卡“名館”南京博物館,最美的秋色還是在安徽境內(nèi)的“名山”黃山和“名村”西遞·宏村。
初秋宏村(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黃山秋色(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秋日的黃山風景區(qū),別有一番景致,秋色絢麗,云海彌漫;金秋的西遞宏村,小橋流水,果實累累。
“楓林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繡”,這是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對黃山秋色的贊美。黃山的秋,有著顏色的漸變。9月中旬開始,黃山的樹葉慢慢褪去往昔的翠綠,逐漸變成金黃、火紅。進入10月后,秋色開始慢慢暈染,絳紅、深紅開始出現(xiàn),從黃山的頂峰開始,一寸一寸向下蔓延,就像油畫一般繽紛多彩。
黃山秋色(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可以選擇自己攀爬,讓雙腳丈量黃山的每一寸土地,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選擇索道也是一個明智之舉,省去了身體的疲憊,也解放了雙眼,不必時時戒備腳下,只需極目遠眺,纜車外是黃山秋日之美好。
西海大峽谷網(wǎng)紅小火車(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黃山景區(qū)最佳賞秋地點在西海排云亭、西海大峽谷、散花塢、溫泉景區(qū)、白云景區(qū)、云谷景區(qū)和松谷景區(qū),這些都是植被比較豐厚的地方,有著秋日的美的不同層次。
登上光明頂,這是黃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天都、蓮花、玉屏、鰲魚諸峰盡收眼底。光明頂附近有很多酒店,不少選擇山上住宿的人,總會匆匆在晨曦中照面,再奔赴險峻的山頂,等候著日出的霞光。也有人干脆扎好了帳篷,幕天席地之中,與自然一起吐納自在。
若是晴日,藍天白云映襯之下,青松搭配紅葉,各種色彩和諧地存在,絢麗到你只能羨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若是云海翻滾,則呈現(xiàn)出一派千里煙波癡纏松林的景象。若是下一點雨,蕭蕭落葉變厚重了,在枝頭,在樹下,演繹了生命的多種姿態(tài)。
黃山秋日云海(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黃山的余暉,和秋日更加配吧!夕陽西下,不是蒼涼,而是黃山的遒勁與利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從黃山風景區(qū)下來,下一站奔赴黟縣的西遞和宏村,這兩個村落的秋色各有風姿。
宏村原名“泓村”,是汪氏宗族的聚居地。村里現(xiàn)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樸典雅,意趣橫生。走過南湖的小橋,秋日的水是安靜的,荷葉底下蘊含著生命的飽滿,一莖甜藕是蓮的歸宿。
薄霧中的宏村(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臥虎藏龍》里李慕白走過的南湖橋就在宏村村外取景。從空著俯瞰,宏村是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水圳、南湖、月沼是村中的三處經(jīng)典景觀。
走進村頭,參天的古樹也安靜地收斂了綠葉。間或有人家曬秋,玉米和柿子都擺出豐收的喜悅。小巷子里飄蕩著黃山燒餅和各種小吃的香氣,往人的鼻子里直鉆。若是想品嘗正宗徽菜,毛豆腐和臭鱖魚是外地人的首選,絕妙的唇齒體驗定讓你難忘。
黃山燒餅(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有人說“宏村是畫,西遞是書”,在宏村,雖然在哪一處角落,抬眼望去皆是風景里的畫作,可以是潑墨的國畫,也可以是寫實的油畫。寫生的旺季,不看風景,單單是坐在學生的身后,看他們靜靜描摹,流淌的就是徽州村落之美。西遞是一本書,封面刻著徽州的山水村景,你打開扉頁,翻閱目錄,才可以慢慢品味每一處角落的歷史滄桑。
西遞是一座“徽州建筑博物館”,這里明、清古建筑聞名遐邇,高高昂起的馬頭墻,湖水清蓮,拱橋如虹,仿佛雕刻住的時光。胡文光牌坊是明萬歷所立,堪稱明徽派石坊的代表作。在現(xiàn)存的西遞建筑中僅存兩百多幢,其中有一半都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遞景區(qū)(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群山懷抱中的西遞村,民居密密匝匝,胡氏家族生生不息,繁衍昌盛,讓村子成了徽派建筑一個博物館。徜徉在秋日的青磚黛瓦下,偶爾抬頭,望見樹梢紅艷的柿子,有種寧靜的美。
西遞風光(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晚上就留在西遞吧,住在古色古香的淡園精品客棧,感受古村落里的光影魅力。《夢禮徽鄉(xiāng) 西遞傳奇》帶你“沉浸入戲”,水景、山體、建筑、牌樓在眼前變幻莫測,西遞的千年歷史、人文典故、文化故事一幕幕閃過,瞬間實現(xiàn)時空跨越。
不趕時間的時候,去曠古齋看木雕,去履福居看清風徐來,去西園和東園看庭院的藝術,去桃李園看石雕……
黟縣西遞夜游(圖片來源:西遞風景區(qū))
來安徽吧,在秋日的童話里打卡一次,把最濃烈樣的黃山和西遞宏村留在眼里,留在心底!
(文字:樊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