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進門就玩手機,和父母不愿多說話。”“孩子越來越封閉,還出現了厭學情緒。”……越來越多的父母感覺與孩子溝通不暢。專家指出,近年來,患上心理疾病的兒童青少年增多,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亟待引起關注。
今年10月10日是第30個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重點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專家呼吁,當青少年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時,家長應正確認識并科學應對“情緒感冒”。抑郁發(fā)作有哪些癥狀?心感冒了,如何治療?家長應該怎么做?一起來看本期健康問診為您帶來的專家解答。
情緒低落、失眠焦慮……是不是抑郁了?
關注“精神衛(wèi)生”,首先要清楚,抑郁癥和情緒抑郁其實并不是一回事。
北京回龍觀醫(yī)院精神科醫(yī)生武雅學曾介紹,抑郁癥通常指重性抑郁障礙,抑郁障礙也存在多種類型,并不是所有不開心、情緒低落都是抑郁癥。
國家衛(wèi)健委去年發(fā)布的《精神障礙診療規(guī)范(2020年版)》中提到,抑郁障礙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類心境障礙,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和行為改變,部分患者存在自傷、自殺行為,甚至因此死亡。
由此可見,抑郁癥是一種嚴重的健康風險,危害遠不止“情緒抑郁”這么簡單。
不止是成年人,抑郁問題在我國各個年齡層中都非常突出。去年9月,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就將老年人、青少年、孕產婦、高壓職業(yè)從業(yè)者都列入抑郁癥高發(fā)的重點人群。
因此,抑郁癥不是某個人、某個年齡段的問題,而是我們都需要正視的一個公共健康問題。
抑郁發(fā)作?這些癥狀要警惕
抑郁癥是一種全球常見病。根據世衛(wèi)組織今年發(fā)布的數據,據估計,世界上大約有2.8億人患有抑郁癥。而在患病的成因上,一般認為是社會、心理和生物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家庭關系、生活壓力、同伴交往等種種因素織成了一張復雜的網,把許多人困在抑郁障礙的痛苦之中。
但在抑郁癥正呈現低齡化趨勢的同時,就診率卻一直不高。
一方面,人們在面對抑郁時,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疾病,對于相關癥狀和病患不僅忽視,甚至還帶有歧視。另一方面,抑郁癥存在容易被漏診和誤診的問題。
那么,如何才能界定是否患有抑郁癥?
北京回龍觀醫(yī)院黨委書記楊甫德在去年曾介紹,盡管沒有相應的生理指標,但抑郁癥仍有明確的癥狀界定標準。
抑郁發(fā)作的核心癥狀有3條:
1.情緒低落,顯著而持久的情續(xù)低落,持續(xù)至少兩周,典型病例有晨重夜輕節(jié)律改變的特點;
2.興趣減退,即使從事平日感興趣的活動也缺乏愉快感;
3.精力缺乏或疲勞感明顯。
抑郁發(fā)作的附加癥狀也有7條:
1.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2.自我評價和自信降低;
3.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
4.認為前途暗淡悲觀;
5.自傷或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6.睡眠障礙;
7.食欲下降。
如果這些癥狀持續(xù)存在兩周以上,就要警惕患有抑郁癥的可能。
面對“情緒感冒”,我們如何應對?
北京回龍觀醫(y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yī)師陳林曾表示,盡管抑郁癥的發(fā)病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但它仍然是一個可治療的疾病,大多數經過治療可獲得痊愈,而且與其他疾病一樣,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因此,抑郁癥的治療和預防需要得到重視,而抑郁癥患者也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在宏觀層面,國家對心理健康的重視也在提升。在《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中就提出這樣的目標:到2022年,公眾對抑郁癥防治知識知曉率要達80%,抑郁癥就診率提升50%、治療率提高30%
專家提醒,預防抑郁障礙,要學會排解壓力,適當體育鍛煉,有規(guī)律作息和睡眠,一些輕度的焦慮、失眠、抑郁等精神疾病可以通過休息放松來解決。但如果明顯影響生活和休息,給自己造成很大痛苦,就需要到醫(yī)院找醫(yī)生診療。
面對身邊的抑郁癥患者,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考慮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感冒”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yī)院臨床心理科鄧云龍教授提醒,家長如果發(fā)現孩子無法及時排解抑郁或焦慮情緒,出現長期抑郁或長期焦慮時,要引起重視,因為這些負面情緒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害,出現失眠、早醒、興趣減退、消極悲觀、自我評價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等情況。此時家長應該及時開導孩子,切忌責怪孩子,并帶孩子到醫(yī)療機構尋求幫助。
鄧云龍教授說,部分家長對于心理健康缺乏科學認識,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是羞恥的事,這是嚴重的認識誤區(qū)。只要科學認識心理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就有助于及時幫助孩子走出心靈困境。
湖南省腦科醫(yī)院兒少心理科主任馬靜說,開學后一些兒童青少年出現了厭學、精力不集中、焦慮等問題,家長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陪伴和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避免一味地指責孩子,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長沙市第一醫(yī)院神經醫(yī)學中心副主任譚紅告訴記者,家長要科學認識負面情緒,比如焦慮、抑郁等。一些有焦慮情緒的孩子會出現頭暈、胸悶、坐臥不寧、惶惶不安等癥狀;當孩子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等情況時,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
譚紅說,出現抑郁情緒的青少年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通過自我調適,充分發(fā)揮自我心理防衛(wèi)功能,能恢復心理平穩(wěn),對正常的生活、學習不會造成明顯負面影響。
抑郁焦慮很棘手,胃口滿足解憂愁
在治療抑郁焦慮的過程中除了保持好心情外,還需要注意日常飲食,多吃一些對緩解焦慮有幫助的食物,避免病癥加重。
1.杏仁:嚼一把杏仁,等同于塞了滿滿一嘴的維生素B2和維生素E含片,這招兒絕對能幫你舒緩壓力。這兩種營養(yǎng)素都有助于在非常時期,牢牢地支撐你的免疫系統(tǒng)。
2.深海魚: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海魚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郁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3.藍莓:藍莓雖然個頭兒不大,但它卻是強效壓力祛除劑。小小的藍莓中富含高劑量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C,每當壓力來襲時,我們都需要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和抗氧化劑來幫助身體保護和修復那些岌岌可危的“受虐”的細胞。
4.櫻桃:櫻桃被西方醫(yī)生稱為自然的阿斯匹林。因為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的物質,能夠制造快樂。
來源:新華社、中新社等
蔡富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