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度驟降,冬季生活模式正式開啟。對于養(yǎng)花人來講,如何讓家里的花木過冬成了現(xiàn)在備受關注的主題。一起來看看養(yǎng)花達人給大家分享的花草越冬注意事項吧,說不定能幫到你。
分類養(yǎng)護
1.木本植物越冬參考
一般木本植物的耐寒性較好。松柏類的盆景、梅花類的植物,可以在室外越冬。它雖然耐寒,但因為盆栽或露根樁,則需要將盆面進行包裹,以防凍傷植物的根。有條件的,將花盆搬到背風的地方,或用保暖物品包裹起來。
2.花木分類擺放,便于管理
蘭花類(海爪蘭、君子蘭、春蘭等),還有許多仙人掌類(曇花、令箭荷花、觀音蓮、蘆薈等),草本類(四季海棠、仙客來、銅錢草、彩百合、蕙蘭等),需要放在家里的陽臺上或放在走廊里過冬。
3.南方移來的花木,需特別保養(yǎng)
花卉類的植物在氣溫低于10℃時,應該考慮搬進室內(nèi),或進花房。也可以搭建塑料棚,為了增強防寒效果,最好用兩層塑料。例如三角梅生長不能低于5℃,在北方一定不能在室外過冬。
4.花木防寒措施分類
熱帶、亞熱帶植物最佳生長適宜溫度為18℃~32℃,冬季低于8℃即可停止生長,低于3℃有的可導致死亡。如蝴蝶蘭、大花蕙蘭等花卉,溫度不得低于12℃;發(fā)財樹、巴西木等,不得低于8℃;而山茶、梔子花,3℃也能適應。
合理澆水
冬季花木生長緩慢,新陳代謝降低,大都進入休眠狀態(tài)。合理的澆水是冬季養(yǎng)花的關鍵。
給花卉澆水有一個原則,要根據(jù)花卉的種類以及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來給花卉合理澆水。置陽臺的花卉多澆,室內(nèi)的花卉少澆。氣溫炎熱時多澆,氣溫涼爽時少澆,草本多澆,木本少澆,并按照干濕交替進行,即在土壤相對較干時才澆水,每次澆水要澆至盆底有水滲出為止。
過冬的花木,半個月左右需要噴一次水霧,一個月要適當給花木補水。澆水的水溫最好與室溫差不多,也可用20℃至25℃的溫水澆花。用溫水澆花,會加速盆土有機物的分解,促進根部細胞對營養(yǎng)的吸收,從而促進花卉生長。需要注意的是,澆水的時間最好在光照較好的中午進行。
冬季花木一般要保持盆土干燥,少澆水,12月份的澆水時間以正午前后的3至4個小時為好,并且要保持水溫與氣溫、土溫的基本一致,避免盆花因水溫過低引起不良反應。
判斷盆土干濕的方法
1.兩指輕彈花盆,聲音清脆是缺水;如果沒有聲音,就不需補水。
2.看土是否發(fā)白,或是用手指挖開(或木棒檢測)1~2厘米深的土,看、感受土是否還濕潤。
施肥參考
家庭花卉一般不需要太多肥料,尤其是觀葉花卉為巴西木、發(fā)財樹等,由于要保持原有株形,防止徒長老化,一個月施一次即可。肥料可自制有機肥,如將淘米水、洗奶瓶水,加入橘皮、蛋殼密封浸泡半個月后,就成為無臭味優(yōu)質(zhì)有機復合肥料。
一般來講,越冬前施一次肥料,澆足水;越冬時,花卉一般要停止施肥。
關于光照
冬季養(yǎng)花,肥要施,陽光還要很充裕。沒有光照,花花草草無法經(jīng)過光合作用,葉片色澤暗淡,沒有精氣神。例如米蘭、茉莉花、梔子花等陽性植物,養(yǎng)花者既要確保它們所在室內(nèi)溫度適宜,還要注意光照,比如放置在房間向陽處。而如滴水觀音、綠蘿、君子蘭、吊蘭、水仙等,可放在散光的地方。有陽光的時候,也要拿出來曬曬。
家居花卉擺放
廚房養(yǎng)花:廚房是全家空氣最污濁的地方,因此需要選擇那些生命力頑強、體積小,并且可以凈化空氣的植物:吊蘭、綠蘿、仙人球、蘆薈都十分不錯。注意:由于廚房的煙塵和蒸汽不利于植物生長,因此最好定期給花草“洗澡”。
衛(wèi)生間養(yǎng)花:耐陰、喜濕的盆栽類最適合布置在衛(wèi)生間里。洗面臺上可以放些小型觀葉蕨類或冷水花等;雞冠花和含煙草則能夠幫助吸收陶瓷釉面釋放的有害物質(zhì);而綠蘿、月季和君子蘭等植物擅長改善衛(wèi)生間的空氣質(zhì)量。
相克的花草:有些花草放在一起會相互制約,影響彼此生長,比如玫瑰就不能和木犀草共同生活。另外,虞美人、蘭花、紫羅蘭和百合也很難和別的花卉“和平相處”。
有毒花草:很多人都知道夾竹桃、黃色杜鵑、一品紅、含羞草等植物具有毒性。但其實還有一些花草會影響到特殊人群:有過敏體質(zhì)的人應該避免月季、紫荊花等;失眠患者最好不要選擇蘭花和百合、水仙。
吳笑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