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金融業(yè)務網絡化程度飛速提升,便捷金融服務無處不在,個人信息和流量已經成為了各行各業(yè)爭搶的重要資源。當消費者在各種機構辦理金融業(yè)務提交的個人身份信息、發(fā)生的金融交易等信息一旦泄露,就會使我們的合法權益遭到侵害,也有可能會成為不法分子盜取資金或詐騙的對象。那么如何防范個人金融信息泄露,保護我們的個人金融信息安全,已經成為了消費者一直關心的話題。
常見個人金融信息泄露渠道
金融信息泄露無處不在,消費者需要時刻注意謹慎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首先需要注意切勿隨意填寫個人資料,如街頭填問卷送小禮品、網上填問卷送禮品、注冊即送大禮、填寫詳細資料贏抽獎機會等,參與這些小活動均有可能泄露個人金融信息。個人金融信息被倒賣或者盜取遭致泄露。不法分子利用技術手段改裝改造設備竊取用戶信息,黑客攻擊系統(tǒng)獲得用戶信息或者相關工作人員倒賣用戶信息也會導致個人金融信息泄露。
還有日常隨手在網上曬個人信息,隨意連接不明免費Wi-Fi等。免費Wi-Fi以及二維碼很有可能在內部植入木馬病毒,盜取用戶手機號碼、銀行卡號、交易密碼等重要個人金融信息。
防范個人金融信息泄露的常見方式
那么如何保護我們的個人金融信息,防止信息泄露呢?首先在辦理金融業(yè)務時的賬戶信息需要謹慎填寫,不要將身份證、銀行卡、金融賬戶等借給他人使用,也不要在街頭隨意注冊賬戶或填寫個人詳細信息,不經辨別在網上填寫調查問卷、注冊會員卡等。其次,金融業(yè)務盡量親自辦理,減少委托他人辦理帶來的信息盜用風險,尤其是信用卡、貸款、理賠等業(yè)務。
在我們平時提供身份證件復印件時,需要注明使用用途和期限,例如僅供“業(yè)務使用”以防復印件被挪作他用。信用卡對賬單、取款憑條等含有金融交易信息,勿隨意丟棄。不要隨意點擊他人發(fā)來的不明鏈接和網上搜索到的非正規(guī)網站鏈接,甚至垃圾短信中也時常包含惡意鏈接,比如提示賬戶被凍結,要求在鏈接中輸入密碼解凍等。對于這類信息,應該養(yǎng)成官方渠道驗證好習慣。建議謹慎授權包括位置信息、麥克風、通訊錄、信息、通話記錄、應用內安裝其他應用等。
朱慧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