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zgstyb.cn)訊 “誰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境,只要勇敢面對、勤勞實干,就沒有邁不過的坎、趟不過的河。”近日,在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鎮(zhèn)張圩村何翠玲家中,她一邊管理門前的小菜園,一邊介紹她的脫貧故事。
何翠玲陪著雙目失明的丈夫在晾曬辣椒。
何翠玲在做好照顧老人、撫養(yǎng)孩子、料理家務和農業(yè)生產的同時,還要照顧雙目失明的愛人馮廣軍。11年前,四十多歲的何翠玲和丈夫馮廣軍在福州打工,因一起意外交通事故,致使馮廣軍身受重傷,雖然治療花費了十幾萬元,但車禍導致視網膜神經斷裂,使他從此雙目失明,不僅讓他失去了勞動能力,日常生活還得由人寸步不離地照顧。至此,照顧丈夫、撫養(yǎng)孩子、料理家務和農業(yè)生產的活兒一下子落在何翠玲瘦弱的肩上。
“那個時候日子過得難啊……”何翠玲介紹說,孩子上學要花錢、舊房子翻新要用錢、治病借的錢還要還,為了照顧丈夫哪兒也不能去,只能守著他、照顧他。呆在家里打工無路、掙錢無門,讓她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終日愁眉不展,悶悶不樂,盼望著孩子早日長大成人,為她分擔肩上的壓力。
2014年,通過申請、評議、公示、審核等一系列程序,何翠玲的家庭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從此國家一件件扶貧政策落實到她的家庭,讓她在經濟上得到實惠,精神上得到了慰藉,也讓她鼓起了脫貧的信心,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2017年俺就光榮地脫貧了,‘脫貧不脫政策”讓俺更加體會到國家的扶貧政策好!”何翠玲掰著指頭算著自己家的收入賬,幸福的微笑寫在她的臉上。殘疾人補貼每月66.66元、護理費60元、公益崗位每月領取800元、每月領取低保金570元、特種種植補貼5000元,同時還享受了危房改造、戶改廁,并免交了家庭醫(yī)生簽約費。現(xiàn)在,何翠玲的兩個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并建立了自己的家庭,隔三差五還能送點食品和零花錢來。
何翠玲的家庭實現(xiàn)了“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她說,擺脫貧困后就應該懂得感恩,就應該示范引領更多的脫貧戶以實際行動感恩國家的扶貧政策、感恩黨和扶貧干部的關心關懷。從事保潔工作,她不忘每一個保潔細節(jié),不落下任何死角,如地上的紙片、煙頭、枯枝落葉和墻上的污垢、蜘蛛網以及電線桿上的小廣告,都被她一一打掃干凈。
而今,何翠玲每天騎著電瓶三輪車,帶著愛人下地管理莊稼、到承包的衛(wèi)生區(qū)域保潔、哼著小曲干著家務。她說,沒有國家的扶貧政策作支撐,沒有自己的堅強和勤勞,這個家庭哪有脫貧之日啊!
(吳永生 范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