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zgstyb.cn)訊 “僅今年種的80多畝玉米,純收入就超過了6萬多元……”12月3日,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鎮(zhèn)熊廟村貧困戶王敏告訴前來走訪的村黨總支書記王紅衛(wèi),今年的人均經(jīng)濟收入超過1.5萬元,樂得她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
濉溪縣雙堆集鎮(zhèn)熊廟村黨總支書記王紅衛(wèi)(右一)和村后備干部王慶慶(中),到王敏(左一)家開展脫貧攻堅入戶走訪工作。
以前,這樣的笑容有很長一段時間很難看到。那是2014年,正值壯年的王敏身患慢性腎炎,整天離不開藥罐子,她的愛人熊海王患腰間盤突出,重體力活也不能干,一雙兒女一個上大學、一個上高中,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開支很大,每年20畝莊稼的收入寥寥無幾,經(jīng)濟入不敷出,家庭十分貧困。當年,她家經(jīng)過申請、評議、公示、審批等一系列嚴格的程序,被確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從此一項項扶貧政策惠及了這個家庭,讓王敏鼓起了脫貧的信心,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熊海王和王敏夫婦在晾曬玉米。
“俺倆看病報銷的多,不再為醫(yī)藥費發(fā)愁了;孩子上學享受雨露計劃,不再為上不起學發(fā)愁了;有了戶貸戶用貼息貸款,不再為沒有啟動資金發(fā)愁了;公崗每月獲得800元的工資,不再為日;ㄤN發(fā)愁了……”王敏說,精準扶貧和精準幫扶解決了她家很多難題,渾身感覺一身輕松,擺脫貧困的信心和勇氣更足了。
這些年來,王敏和熊海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靠著勤勞的雙手,想方設(shè)法增收致富,努力擺脫貧困,非要干出個樣兒給人看看。熊海王說,為了感謝黨和國家及鎮(zhèn)村扶貧干部多年來的幫扶,讓同是貧困戶的人們學有榜樣、比有標桿,他家流轉(zhuǎn)了80余畝土地,精心種植,傾心管理,年年小麥、玉米雙豐收。前年,栽培6畝核桃樹,今年有望掛果獲得收益。去年秋季,又在核桃樹下套種露天草莓,每畝收入4000多元。
王敏告訴王紅衛(wèi),她家自2017年脫貧后,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了。女兒前年大學畢業(yè),在蕪湖一家知名學校任教,月收入6000多元;去年80畝地的種植純收入就超過了11萬多元;今年兒子已經(jīng)高職畢業(yè),因?qū)W的專業(yè)技術(shù)過硬,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工作。她還說,特別是脫貧不脫政策讓她吃上了“定心丸”,無后顧之憂。
勇于面對困境,勤勞擺脫貧困。王敏成了雙堆集鎮(zhèn)的“脫貧之星”,貧困戶學習的榜樣,她的脫貧致富的事跡也在十里八村廣為流傳。(范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