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報訊 6月15日,安徽省氣候中心發(fā)布入梅以來強降水過程階段性監(jiān)測評估。據(jù)悉,今年我省梅雨呈現(xiàn)入梅時間早、降水總量多、降水強度大等特點。受入梅以來持續(xù)強降水影響,我省前期氣象干旱基本解除,大別山區(qū)及江淮之間中南部由旱轉(zhuǎn)澇。
今年我省沿江江南6月2日入梅,較常年(6月16 日)偏早14天,為2001年以來最早。江淮之間6月10日入梅,較常年(6月21日)偏早 11天,為2012年以來最早。入梅以來(6月2~14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20毫米,較常年同期異常偏多近8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六多。
降水量空間分布:沿淮淮北及沿江的大部分地區(qū)為 18~100 毫米,其他地區(qū)均在 100 毫米以上,其中大別山區(qū)、江淮之間中部及江南南部200~351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除沿淮淮北中部和沿江部分地區(qū)偏少外,其余大部地區(qū)偏多,其中沿淮淮北東部、江淮之間大部及江南南部異常偏多8成~5.5 倍。
江淮之間平均降水量16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6倍,為1961年以來第四多,僅少于1991年、1984年和1971年;與常年6月降水總量(169 毫米)相比,今年半個月雨量已接近常年 6 月總量。金寨等13個縣(市)累計降水量排歷史同期偏多年的前三位,其中金寨、六安和廬江為歷史同期最多。
入梅以來共出現(xiàn)3次強降水過程,主要為2~6日(沿江江南)、10~11 日(全。┘ 12~14日(江淮之間)。3~5日、10日和12~14日降水強度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暴雨或大暴雨,其中13日江淮之間有12個縣(市)暴雨,金寨、六安、桐城、合肥及廬江 5 個縣(市)為大暴雨。
6月10日前,沿江江北溫高雨少,大部地區(qū)為重等以上氣象干旱,其中沿淮淮北西部及淮北東部達特旱。6月10日我省江淮之間入梅,至6月14日,全省出現(xiàn)明顯降水,前期氣象干旱基本解除。另外,入梅以來,淮北東北部、江淮之間、大別山區(qū)和沿江江南累計降水量普遍超過100毫米,局地降水強度大,受其影響,大別山區(qū)及江淮之間中南部由旱轉(zhuǎn)澇。目前,大別山區(qū)、江淮之間中南部及江南南部出現(xiàn)輕到中澇。
記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