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報訊 5月25日,湖北人劉冬冬在合肥成功捐獻造血干細(xì)胞,為一位在溫州治療的8歲女孩送去了生命的希望,31歲的劉冬冬成為合肥市今年第3例、累計第60位造血干細(xì)胞捐獻者。劉冬冬堅持獻血好幾年了,在他看來,自己的小小舉動,對于別人來說,也許就是大大的希望。
劉冬冬是湖北人,2013年大學(xué)畢業(yè),他就在湖北省紅十字會登記成為造血干細(xì)胞捐獻志愿者。一開始,他對“造干”的了解也局限于是一種治療手段,而后在成都讀研期間,學(xué)院一位老師孩子生病了,是一種兇險的血液病,動員大家伸出援手、捐獻血小板,那也是劉冬冬第一次無償捐獻。
劉冬冬說:“后來孩子未能救回,但老師在群里向我們表示了感謝,但從言語之中能夠深刻體會到老師的悲痛。從那以后,我覺得獻血對于自己沒有什么影響,但是對于患者,也許就是新的生命、新的開始,在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我能夠提供一點小小的幫助。”2016年開始,劉冬冬堅持無償獻血,每年兩次。
2018年,劉冬冬來到合肥,在江淮汽車技術(shù)中心工作。去年11月,劉冬冬接到了合肥市紅十字會的電話,說和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了,“當(dāng)時挺意外的,時隔多年居然能配型成功”,后來又進行了血液高分辨檢測和體檢,一切都很順利。本來以為很快可以捐獻,沒想到受疫情影響以及患者病情實際,最終捐獻的日子定到了5月。
因為疫情,劉冬冬一直沒有回老家,擔(dān)心家人,他每隔幾天就要打電話回家問問情況,另一方面,劉冬冬也時刻惦記著那個等待他生命種子的小女孩,“希望一切順利,早日捐獻。”由于還處于疫情期間,醫(yī)院管理比較嚴(yán)格,捐獻期間,單位和朋友沒能前往病房陪伴,劉冬冬說:“沒事,有紅會的志愿者經(jīng)常來陪我呢。其實,我特別想告訴大家,捐獻造血干細(xì)胞的技術(shù)已經(jīng)非常成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進來,為血液病患者提供更多幫助。”
捐獻完成后,劉冬冬很開心,承載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細(xì)胞混懸液即刻被送往溫州。
張妍 記者 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