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老師陪護學生體檢
晚自習,楊晶老師為學生解答難題
葛俊老師用心準備的《“疫”路成長,奮斗堅強》生命成長教育主題班會
下午2∶00,張麗老師再次給學生測量體溫
經(jīng)歷史上最長寒假后,4月7日,合肥市高三學子終于迎來復學,4月20日和26日,高二和高一年級也先后復學,校園重回往日的生機與活力。學業(yè)和安全一個都不能少,務必要為學生的生命安全和學業(yè)進步做好保駕護航,這個特殊時期,班主任的一天都是怎樣度過的呢?4月26日,記者走進了合肥市第十一中學,從他們忙碌的一天,我們看到,他們工作瑣碎,忙碌不停;他們辛勤付出,無私奉獻!他們用赤誠之心,護學生健康成長,助學生學有所成。
楊晶 思政學科 高三(10)班班主任
“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家長給孩子測量體溫”
早晨5:30左右,晨光熹微,合肥市第十一中學高三(10)班班主任楊晶老師已經(jīng)開始了忙碌的一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打開班級群,發(fā)送學校專門設計的在線健康填報鏈接、每日注意事項,并提醒家長給孩子們測量體溫。”
早晨7:10左右,楊晶老師已經(jīng)到校,首先打開班級門窗通風,早晨7:15,在班級門口迎接孩子們。
班主任的工作很繁雜,包括日常教學、班級管理、教科研等等……而高三班主任的工作就更多了,諸如綜合素質(zhì)評價、家校溝通、高考報名和體檢等。“高考之于每個孩子,都是人生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老師更是要加倍用心護航。現(xiàn)在正是二?荚嚭蟛痪,學習和生活上,孩子們會有疑惑、有壓力甚至是焦慮,這個時候,班主任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更要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要多與學生、家長溝通,多關心學生,多注意觀察學生的狀態(tài)。”
班主任的中午一般是沒有休息的,要巡視班級午休,有時也要為同學們解答學習難題,經(jīng)常是連趴一會的時間也沒有。
下午6:00~6:40是晚餐時間,楊晶老師要進入班級,提醒孩子們洗手消毒,發(fā)放晚餐。等孩子們都吃飯了,自己才去吃晚餐。下午6:40~晚上9:50是晚自習時間,利用晚自習時間,班主任除了維持自習紀律,還可以解答孩子們一天學習遺留下來的問題,有時候還要和學生談心、家長溝通。
為了更好地完成每天的工作,楊晶老師每天早上會先把一天的工作列出來,每完成一項,就在后面打一個對勾。她告訴記者,關于學生,每件事情都很重要,要認真落實完成。
晚上9:50,伴隨著高三年級晚自習結(jié)束的鈴聲,楊晶老師完成了一天的在校工作,但心中的工作遠未結(jié)束……
當記者問這么忙,你們還可以有體育鍛煉嗎?同辦公室的付老師說,因為沒有專門的時間鍛煉,所以他的鍛煉方式就是每天堅持騎自行車上下班。
當記者問道:那你們可以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嗎?同辦公室的三位班主任異口同聲地表示,完全沒有時間有興趣愛好,如果哪天可以好好地睡一覺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
“這學期復學后,我就把孩子送到了母親那里。”楊老師的孩子今年5歲多,正是上幼兒園的時候,楊老師和愛人都已經(jīng)復工,而幼兒園還沒有開學,自己每天早上6點多出門,晚上10:30以后才能回到家,根本無暇照顧孩子,她自嘲自己的孩子是特殊時期的“留守兒童”。
葛俊 語文學科 高一(4)班班主任
用心準備開學第一課,為學生疏導心理,加油鼓勁
4月26日早上7:20~8:05,高一年級開學第一課,學校向同學們宣講防疫知識,宣傳抗疫英雄的故事,囑咐同學們關注生命安全,做好日常防護。
隨后,葛俊老師用心準備的“‘疫’路成長,奮力堅強”生命成長教育主題班會暨開學第一課開講。以古說今是葛俊所擅長的教育方法,班會課上,葛俊利用沛公霸上,為志向,棄所好的故事教導學生要愛學習、會學習,為了學業(yè),放棄不良嗜好。李商隱的《馬嵬》在他的解讀下,同樣是一個好的教育題材,他利用其中的故事,用獨特的解讀視角,教導學生懂得責任擔當、陽光奮斗、勇敢堅強。
作為班主任,葛俊會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班會課也不例外,他經(jīng)常會把學生的優(yōu)秀字、畫作品、美文佳作等制作在班會課的課間中,向全班展示。
4月30日,合肥市第十一中學專門組織開展了一場線上家長會,主要從心理輔導的角度指導家庭教育。“100多天的假期,孩子們居家學習,可能有的孩子會產(chǎn)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看似小事,可實際上往往是一顆隱藏的“炸彈”,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埋下隱患。葛俊告訴記者,學校有專門的心理咨詢老師以及一些校外專業(yè)人員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同時,班主任還會通過一對多、一對一等方式,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葛俊說:“要教好學生,光靠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校共育。”所以他經(jīng)常會在班級群里推送一些教育文章,經(jīng)常家訪,與家長交流,并給出明確的、具體的建議。
雖然與這一屆的學生相處還不到一年,但是葛俊老師的熱情、擔當、細心、用心與滿滿的師愛已深刻地影響著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學生參與其中,從中體悟到學習和生活的道理,從而有所收獲,有所成長是葛俊老師的教育方法之一。比如他的班級午餐配送,就是由幾位學生志愿者積極參與并完成。葛老師的認真和用心贏得了家長的信任和點贊,家長們遇到教育問題總會第一時間找葛老師為他們支招。
張麗 生物學科 高二(2)班班主任
中午基本沒有時間午休
張麗老師從教已有20余年,當班主任也已10余年。
疫情期間,學校實行錯峰上學,高二年級早晨7:20到校,張麗老師每天早晨7:00前到校,到校后,首先打開教室門窗通風。學生到校后,安排班級衛(wèi)生的打掃。隨后再次用額溫槍給學生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同時,做好午餐需要食堂供餐的人數(shù)統(tǒng)計。
中午11:45~12:30是午餐時間,“配餐制飲食,更要嚴格做好防范工作。”學校在每個班級都配有免洗洗手液,張麗老師會提醒學生就餐前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在就餐時不聚集,不交談。
中午12:30~14:00是午自休時間,通常情況,前半段時間孩子們一般是自習,班主任都會在班級陪伴孩子,有什么問題,隨時幫孩子解決,后半段時間,孩子們午休。
張麗告訴記者,中午如果沒有同學來問問題,而且不忙的話,自己才有機會在桌子上趴一會兒,如果有學生問問題或者有作業(yè)需要批改,老師往往是沒有時間休息的。在午休期間,自己一般會去班級看看。另外根據(jù)值班表,有時候自己還要分樓層進行巡視,確保環(huán)境安靜。
下午2:00,張麗老師叫醒孩子們,然后再次給學生們測量體溫。午休結(jié)束后,有課的老師在班級上課,沒有課時安排的老師也都在辦公室備課、批改作業(yè)、準備課件……
在張麗看來,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師生互動比較少,有時候反饋就不及時,少數(shù)學生難以適應,或自律能力相對差一些,成績可能會有所波動。“老師要及時通過作業(y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班主任要留心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時調(diào)整教育教學的節(jié)奏和方法,讓學生盡快適應從線上到線下的學習。”
學校同樣實行錯峰放學,下午5:50,高一年級放學后,高二年級需要在教室再自習20分鐘后才能離校。離校前,班主任需要給學生再次測量體溫。
“班主任的工作雖然瑣碎,但是要想做好,卻需要非常用心和細心,看著學生每天有所收獲,自己會覺得非常充實。”張麗老師告訴記者。
□ 潘妥 吳善良/ 文 王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