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人們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被病毒感染,而作為一個家庭中最重點保護的應該是老年人,因為老人免疫功能弱,是重點易感人群。國家衛(wèi)健委在制定的防護措施中強調(diào),老年人除了做好自身防護外,特別強調(diào)要注重健康飲食,保持營養(yǎng)均衡,從而增強抵抗力,預防病毒感染。那么在這場戰(zhàn)“疫”中,老年人究竟該如何保護好自己呢?請看專家為他們帶來的健康防護攻略。
老年人記住8個要點 警惕2種極端
這兩種極端情況需警惕
樓慧玲介紹,近期由于宅在家的時間比較多,部分老人的飲食出現(xiàn)了兩個極端的變化:一部分人在家沒事干,看電視的時間比較多,邊看電視邊吃堅果等零食,攝入了過多能量。還有一部分人,覺得在家活動量減少了,刻意少吃點,結果造成營養(yǎng)不足,這兩種情況都需警惕。
1.營養(yǎng)(能量)不足
由于日;顒恿繙p少,有些老年人會為了控制體重而節(jié)食。然而,老年人能量攝入不足會導致自身肌肉和脂肪的消耗出現(xiàn)肌肉減少,有些錯誤的控制飲食方法會導致“減肌”不“減脂”,導致機體各項機能衰弱,尤其是免疫功能下降,增加病毒感染機會。因此在新冠疫情期間尤其要注重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供給。
2.營養(yǎng)(能量)過剩
若過度飲食,容易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患者。因此老年人尤其要做好自己的能量管理,以達到最佳的營養(yǎng)供給,確保機體功能健康。
3.消化功能下降
由于宅在家不活動,加上對疫情的恐慌情緒,會影響到老年人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增加營養(yǎng)風險。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要保持坦然的心態(tài),進行自我情緒調(diào)節(jié)。家人要及時疏導老年人的情緒,減輕其心理壓力;盡量維持原有的生活規(guī)律作息,自己掌控生活節(jié)奏,出現(xiàn)消化不良情況時,可給予促進胃腸蠕動和助消化、通便等藥物治療和一些中藥調(diào)理。
老年人是營養(yǎng)不良高發(fā)人群,在疫情防控期間戶外活動減少、食材獲得途徑減少,再加上生理功能減退、基礎疾病、免疫力低下、心理恐慌等因素,會加劇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那么,老年人該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飲食呢?一起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適量運動 可促進營養(yǎng)吸收能量轉換
運動是促進營養(yǎng)吸收、能量轉換的最好方法,可促進蛋白質(zhì)吸收,充分發(fā)揮營養(yǎng)膳食的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情況下,運動受到一定限制,但仍推薦適量的適宜個體的運動,對保障老年人健康尤其肌肉功能的維護、營養(yǎng)的消化吸收,包括改善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自我生活能力、改善免疫功能都至關重要。
樓慧玲提醒說,運動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不同人群運動量不同,個體差異大,建議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以確保安全為主,一般最好每天至少運動10分鐘,但不強行要求每天多少時間。積少成多,關鍵是要養(yǎng)成運動的積極習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也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做相應運動。運動前準備工作要充足,包括衣服、鞋子、燈光、周圍環(huán)境等,運動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yī)師樓慧玲表示,根據(jù)臨床膳食營養(yǎng)知識,采納權威機構發(fā)布的防治新冠肺炎專家建議,以及結合老年人的自身特點和實際需求,建議老人的日常膳食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能量要充足
在保證充足能量供應的情況下,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每天進食高蛋白類食物,如魚、肉、蛋、奶、豆類和堅果等。
2.食材要多樣
在新冠肺炎疫情宅家期間更應重視全面均衡的膳食搭配,不偏食、葷素搭配。注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素的均衡補充。
3.每天進食新鮮蔬果
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特別是多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要避免食物油膩、過甜、過咸,多吃粗纖維食物。不要聽信偏方和食療可以預防、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說法。
4.適量多飲水
每天喝水不少于1500ml。主動少量多次喝水,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5.飲食安全
一次烹飪要熟透、二次加熱要熱透,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
6.宜少食多餐
對高齡老人和體弱的老年人能量補給要重視,宜少食多餐,要在三餐基礎上進行2~3次加餐,加餐可選用牛奶、酸奶、花生、核桃、雞蛋、面包、水果等,不能滿足需求的可推薦添加一些特殊配方的營養(yǎng)制劑,在三餐中間補充攝入不足。尤其要重視維生素D、E等的補充。
7.分餐制就餐
老年食堂、養(yǎng)老機構老年人應采用分餐制就餐。最好使用一次性餐具或經(jīng)過嚴格消毒的餐具,做好手衛(wèi)生,并做好食品留驗,保證食品安全。
8.掌握個人防護措施
做好手衛(wèi)生,做好洗漱、沐浴等。飯前飯后一定要洗手。
日常飲食要記住這8個要點
為身體蓄能,從衣食住行入手
由于身體機能的下降,老年人對外界的適應能力也越來越差,抵抗力減弱。因此老年人在衣食住行方面也應該特別講究。
科學穿衣有講究
衣
老人著裝的總要求是:舒適得體、輕軟寬松、端莊大方、簡便整潔、適應氣候變化、合乎生理要求、有益健康長壽。
老人著裝要與季節(jié)氣溫相適應。老年人要根據(jù)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以免感冒受涼。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尤其是老年人,下肢保暖更為重要。
內(nèi)衣內(nèi)褲最好是全棉紡織品,不宜穿化纖產(chǎn)品。其次,內(nèi)衣內(nèi)褲要常洗換,保持清潔衛(wèi)生。
老人不宜穿緊身衣物,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另外,老人著裝不宜過重,要輕軟柔和、舒適方便。
人老腳先衰,如果所穿的鞋不合適,很容易發(fā)生擠腳、崴腳、跌倒等現(xiàn)象,一旦發(fā)生,就會帶來嚴重后果。
老人營養(yǎng)餐:香菇燉甲魚能滋陰
住
居室環(huán)境要求高
由于老年人適應力減退,抗病能力較弱,容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特別是不耐寒熱,對空氣污染和噪音的耐受力也較差。因此,老年人對居室環(huán)境的要求更加嚴格。
首先,老人不宜居色彩張揚、艷麗的房間內(nèi),因此在家裝時,要注意給老人營造一個舒適溫暖的環(huán)境。房間內(nèi)最好安裝有夜間照明設施,方便老人起夜時不會磕碰或摔倒。
為方便老人生活,臥室與廁所的距離不宜太遠。床鋪要平坦,硬度適中,不宜使用彈簧床、席夢思軟床。被褥以棉布包裹柳絮最為適宜,不宜用化纖混紡做被套、被單,因為化纖容易刺激皮膚,引起瘙癢或過敏。
其次,定期清潔衛(wèi)生。老年人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減弱,更應注意居室的清潔衛(wèi)生。除了要經(jīng)常形容通風外,還要經(jīng)常打掃,定期消毒。與此同時,老年人的居室要特別注意采光和照明。
動
靠鍛煉給身體蓄能
身體就像一輛汽車,只有不斷為其加油,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前進。運動就是最好的“汽油”,長期堅持,能為老人身體蓄能。
美國老年研究院總結了4種運動最適合老人。
1.力量訓練。老人可嘗試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做些簡單的力量訓練,如深蹲,利用家中的水瓶、書本等進行抗阻力訓練。通過強化力量訓練,減少肌肉流失。
2.耐力訓練。游泳和健步走簡單易行,既有利于保護關節(jié),也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3.平衡訓練。老人可在安全前提下,進行單腿站立訓練,能鍛煉大腿肌肉群,減少摔倒幾率。
4.拉伸訓練。緩慢輕柔的拉伸運動可改善腰椎靈活度,緩解肢體僵硬。
□ 據(jù)《廣州日報》《健康時報》《生命時報》《齊魯晚報》等
□ 蔡富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