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zgstyb.cn)、掌中安徽記者從3月9日舉行的安徽在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治愈“清零”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安徽省疾控中心科技攻關團隊在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和全基因組測序研發(fā)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冠病毒抗體快檢試紙初步通過臨床驗證
據省疾控中心主任劉志榮介紹,快速方便的檢測手段有助于疾病的早發(fā)現、早診斷和疾病的溯源與防控。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團隊聯合安徽深藍醫(yī)療股份有限公司研發(fā)出新型冠狀病毒抗體快速檢測試紙條,通過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直接檢測待檢血液標本,不僅能快速精準檢測出標本中新型冠狀病毒IgG/IgM抗體的水平,而且檢測時間大為縮短,通過肉眼觀察實質顏色即可快速讀出檢測結果。該方法的臨床應用將有助于提高新冠病毒感染檢出率,對于新近感染和既往感染者均能有效識別,因此推廣應用可以有效輔助流行病學現場調查,為疫情防控提供佐證。
目前該快速檢測試紙條已初步通過臨床驗證,檢測結果顯示具有較好的準確度、穩(wěn)定性和可重復性,滿足臨床快速檢測應用的要求,為相關部門流行病學調查、臨床初篩提供可靠的方法。
上傳新冠病毒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實現成果共享
病毒毒株的全基因組序列和成果共享有助于全球共同深入研究和識別病毒特征,共同戰(zhàn)“疫”。自2月17日省疾控中心實驗室成功分離出2株新型冠狀病毒毒株以來,現已獲得4株高滴度毒株,并通過毒株傳代,獲得一株可穩(wěn)定傳代的高滴度毒株。通過對毒株的分離和成功的體外細胞傳代培養(yǎng),能夠實時監(jiān)測病毒的變異動態(tài),觀察其變異和突變,能夠盡早明確病毒變異對人體產生的危害,為下一步臨床藥物及疫苗開發(fā)提供可靠工具。
省疾控中心近期完成一株高滴度新冠病毒毒株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并已將基因組序列上傳GISAID(全球共享禽流感數據倡議組織)公共數據庫,是全球百余家向該國際組織分享毒株全基因序列的機構之一,也是我省首個上傳的新冠病毒毒株全基因組的機構,對全球科研團隊更全面掌握病毒演化和疫情防控產生積極影響。通過基因組數據和病例數據的結合分析,可獲得病毒毒力的更多證據,為即將開展的病毒溯源研究、疫苗研制和抗病毒藥物靶點篩選,以及快速檢測試劑研發(fā)與優(yōu)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新冠病毒核酸快檢試紙條肉眼觀察即可
此外,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合肥工業(yè)大學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團隊,在疫情攻關項目的支持下,聯合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等溫擴增快速檢測試紙條檢測試劑取得突破性進展。
該試劑采用等溫擴增技術進行檢測,檢測所需時間大幅縮短,同時檢測結果僅需肉眼觀察試紙條即可,無需依賴復雜貴重的儀器,具有操作簡便、靈敏度高等特點,特別適宜于在基層篩查和流行病學檢驗現場進行推廣使用。
□ 徐明瑤 記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