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記者連線了安徽第一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隊員、安醫(yī)大四附院重癥醫(yī)學(xué)科護士長沈杭,她告訴記者:“經(jīng)過了繁忙、充實而緊張的一個月重癥護理工作 ,最近幾天,我們都在原地休整。休憩之余,想起了最近患者鄭老先生,算算時間老爺子今日應(yīng)該可以出院了。果然,在下午五點,我接到了鄭老的消息;“小沈你好!我已今日下午出院了;氐綕h陽一個酒店隔離十四天無事就可以回家啦!再次謝謝你的關(guān)心和精準護理和熱心關(guān)懷!再次表達感謝!愿您們平安無事!”同時,還附上了他的一張自拍照。”
日記:
經(jīng)過了繁忙、充實而緊張的一個月重癥護理工作 ,最近幾天,我們都在原地休整。休憩之余,想起了最近患者鄭老先生,算算時間老爺子今日應(yīng)該可以出院了。果然,在下午五點,我接到了鄭老的消息;“小沈你好!我已今日下午出院了。回到漢陽一個酒店隔離十四天無事就可以回家啦!再次謝謝你的關(guān)心和精準護理和熱心關(guān)懷!再次表達感謝!愿您們平安無事!”同時,還附上了他的一張自拍照。
照片中,鄭老穿上了正裝,敬了個軍禮。我的眼睛有些濕潤,但這是喜悅的淚水。這張照片,這個軍禮,是您送給我最為珍重的禮物,將會使我此生難忘。
鄭老是我在武漢金銀潭醫(yī)院南五病區(qū)護理的一位重癥患者,今年已有86歲高齡,曾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初入病房,您心率偏快,有些發(fā)熱、氧合不好。大家都把擔憂擱在心里,鼓勵的話放在嘴邊。經(jīng)過了幾天的治療和護理,鄭老慢慢開始恢復(fù),氧合有所改善,心率正常,也不發(fā)燒了,慢慢的,能下床了。鄭老的作息時間很規(guī)律,吃飯睡覺都會有固定時間,除了正常休息時間,能坐著,絕不躺著,能站著絕不要坐著,他的嚴格和自律讓人敬佩。
雖然厚重防護服下的我只露出兩只眼睛,但鄭老總能一眼認出我,親切的喊:“小沈你來啦?你過來看看我孩子們,他們又跟我視頻啦!這個是我剛出生四個月的重孫女,這個是……”雖然他已年過八旬,但眼不花耳不聾,玩起微信抖音來還特別順溜。
每到用餐時間,我習(xí)慣把患者的飯放置微波爐里再加熱一下,我清楚地記得鄭老第一次吃加熱的飯后說:“謝謝你,因為有你在我第一次多吃了這么多飯!”
鄭老說,他的生命目標是三個一百年,第一個一百年是建黨一百年;第二個一百年是建軍一百年;第三個一百年是紅軍長征勝利一百年;過了這三個一百年他就103歲了。經(jīng)過了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讓他對實現(xiàn)自己的百年生命目標更加充滿信心。歷時20天的住院治療,鄭老于2月26日順利出院,他在出院的第一時間告知了我,他最記掛的事就是希望我們也平安。
在武漢這片熱土上,有著許多的像鄭老一樣遭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患者,更有那些從四面八方趕來援助的戰(zhàn)友,我們一起保護著患者,患者同樣也關(guān)心著我們。站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我們都擁有必勝的決心;疫情不退,我們不退!一切都充滿希望!(付艷 市場星報 掌中安徽 記者 馬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