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漢服,捧起《論語》或《弟子規(guī)》,開始搖頭晃腦,口中念念有詞,這個場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一些國學培訓班里。有數(shù)據(jù)稱,目前,全國經(jīng)營范圍包含國學教育的相關企業(yè)已達到4000余家。照此測算,保守估計我國兒童國學教育市場規(guī)模達135億元。
“國學熱”熱了好多年,如今不但進了中小學課堂,還在社會“熱賣”,各類“國學培訓班”遍地開花就是例證。“熱”是好事,但也容易“熱暈”,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便是“熱病”之一。國學博大精深,非得花長時間與大精力,難得其門而入。就如《論語》,不過12000多字,但要入門(更別說深刻領會),非得花上一年半載時間不可,可是一些家長不明白這個道理,也沒有這個耐心。一些培訓機構抓住家長的“快充”心理,采取背誦、表演等方式對孩子進行“國學培訓”,此舉既滿足了家長需求也暗合機構賺快錢需要,但對國學教育就是一種傷害。
國學教育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獲。滿足于“快充式”培訓所得的一鱗半爪、一知半解,陶醉于“國學口紅”給自己帶來的虛榮,對于個人的國學水平提高作用不大。家長也要充充電,了解一些國學知識,并根據(jù)孩子天性與國學學習規(guī)律,再決定讓孩子參與國學培訓,相信效果就會好一些。(練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