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網訊:近年來,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zhèn)葉劉湖村的養(yǎng)鴨場在蛋鴨養(yǎng)殖業(yè)中名聲鵲起,鴨場年存欄蛋鴨5000只,純收入10來萬元,淮北、宿州、渦陽等地驅車到此批發(fā)鴨蛋、松花蛋、咸蛋的客商絡繹不絕。當地村民稱贊養(yǎng)鴨場的女主人是不畏困難,勵志勤勞的女強人,貧困戶脫貧的帶頭人。
這個養(yǎng)鴨場的女主人就是季秀云。1991年她經親戚介紹同黃夫林結為伉儷。黃賽、黃季兩個兒子的出生,幾間住房成了歡樂的殿堂。2008年勤快的夫妻倆開始飼養(yǎng)蛋鴨,年收入好幾萬元,成為村民心中羨慕的和諧幸福家庭。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0年夏黃夫林感到尾骨處時常疼痛,到南京一家醫(yī)院檢查,最后確診患了罕見的“脊椎癌” 。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擊碎了這個美滿之家的幸福生活。季秀云擦干眼淚帶著丈夫到淮北、合肥、上海等省內外醫(yī)院治療,2年花了40多萬元治療費,也未能挽救丈夫的生命。2012年春,剛近不惑之年的黃夫林去世,還欠下了20多萬元治療借款撒。那時小兒子黃季剛讀高中,年邁的公公婆婆體弱多病,家中失去頂梁柱一下子陷入了困境。2014年季秀云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丈夫離世后,季秀云有個兩心愿:一是把讀高中的小兒子黃季供讀成大學生,二是還清為丈夫治病的借款。列入貧困戶之后,季秀云又增添了一個心愿:養(yǎng)好蛋鴨增收早日脫貧。養(yǎng)殖蛋鴨不同于養(yǎng)周期短的肉鴨,其產品主要是出售鴨蛋。而鴨蛋往往受市場行情的波動,有時難以出售,而保存期只有一個來月,如過了保存期往往會出現壞蛋現象。2015年夏,鴨蛋價格下降,而且滯銷。季秀云看到成堆的鴨蛋銷不出去,又擔心賣不出去放壞了,心急如焚。村幫扶干部得知這一情況,幫她出主意說,你為何不把鴨蛋深加工成松花蛋、咸鴨蛋呢,這樣既能延常保存時間又能提高效益。俗話說,“說著容易做著難”。為了學到深加工技術,季秀云打聽到山東有家松花蛋加工廠,便專程到那里參觀學習。“到山東學技術,只是看一下那里的用具,師傅介紹一下配料,至于松花蛋春夏秋冬怎樣制作各自有不同的方法,掌握溫度、‘敲蛋挑選’、配料等工序還得靠自己摸索。從山東學習回來后,我便買了空調、塑料大缸等設備,開始學做松花蛋。一次試做上千個,要一個月時間。結果不是做‘老了’蛋苦澀不能吃,就是‘嫩了’蛋白蛋黃‘上不來’成了‘水罐子’,剝不成個也不能吃,這都得丟掉。每次看到丟掉成堆的鴨蛋,我心疼的直掉淚,真不想再試做下去了。但想到自己的三個心愿,又咬牙堅持試驗下去。經過六、七次試驗,終于在2016年春做出了‘剝時不沾殼,蛋白筋道有彈性,蛋黃香口感好’的松蛋”。提起做松花蛋的事,季秀云感慨地介紹說。
2016年底,季秀云幾千只蛋鴨到了“更茬換代”期,需向市場銷售老鴨。那時市場老鴨價格出現了“跳樓價”,從每市斤十七、八元下降到七、八元,而且滯銷。幾千只鴨子不下蛋每天還要喂上千元的飼料。2017年春正值飼養(yǎng)鴨苗的大好時機,季秀云因老鴨未能及時出售,陷入了無本錢購鴨苗的困境,產生了拆鴨舍外出務工的念頭。村幫扶干部得知這一情況,及時幫助她在縣農商銀行辦理了5萬元的無息貸款。這如雪中送碳,季秀云用這筆貸款購買了3000多只養(yǎng)1個多月就能下蛋的“青年鴨”,鴨場又煥發(fā)了篷勃生機。
2019年春節(jié)前夕,市人大代表、葉劉湖村黨總支書記徐昌在走訪季秀云養(yǎng)鴨場時,看到2個鴨舍的塑料頂棚已使用多年,鴨舍前的道路場地都是土路面,為防止雨天鴨舍漏水,大雪壓塌鴨舍,便為鴨舍增加了鋼梁,更換了新塑料頂棚,修了30多米長的矸石鴨舍通道,還為她送來了18平米的鴨場休息板房。
黨的關懷,真誠的幫扶,激勵著季秀云在養(yǎng)鴨脫貧的路上越來越有信心,她的養(yǎng)殖規(guī)模已由前幾年的存欄蛋鴨2000多只,增加至5000只,收入也逐年增加。并在2017年底光榮脫貧困。(侯曉瑩 陳若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