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開放大學23日發(fā)布新聞公報說,借助新技術,天文學家在3顆恒星附近找到6顆行星,這些太陽系外行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運行軌道非常靠近各自的恒星。
由開放大學學者領銜的國際團隊開發(fā)了一種新技術,可以識別行星與恒星間距離非常接近的恒星系統(tǒng),且所需數(shù)據(jù)相對較少。他們分析3顆分別被稱為DMPP-1、DMPP-2和 DMPP-3的恒星,在它們附近共發(fā)現(xiàn)6顆行星,相關成果已分成3篇論文發(fā)表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上。
據(jù)新聞公報介紹,6顆行星的質量都在地球質量的2.5倍以上,并且它們環(huán)繞各自恒星運轉的軌道遠比水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近。這些行星的表面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在這種高溫下,行星大氣甚至表面巖石都有可能會流失,其中一些流失的物質會分散形成一層薄薄的氣體罩,過濾掉一部分來自恒星的光線。
團隊認為,通過觀測氣體罩中的物質,他們能夠了解高溫行星的表面由哪些類型的巖石構成。
其中兩篇報告的通訊作者、開放大學的卡羅爾·哈斯韋爾教授說,這些新發(fā)現(xiàn)“有助于我們評估太陽系外行星的質量、大小以及構成之間的關系”。
據(jù)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