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橋村楊沖組特困供養(yǎng)戶胡年云一生省吃儉用。2018 年8月去世前,他下留話:14.5 萬元遺產(chǎn)除去安葬費用,剩下的給大家做點好事。今年遭遇大旱,楊沖組大石塘早就見了底。當?shù)貙⒑暝屏粝碌腻X修塘墾地。為弘揚胡年云的大愛,大石塘被命名為“年云塘”。
老人去世,心系集體留遺產(chǎn)
兒時與胡年云一起放過牛的村民段文敏回憶,胡年云孤兒出身,吃百家飯長大。“他很聰明,十七八歲時還擔任過生產(chǎn)隊經(jīng)濟保管員,賬記得清楚明白。那時誰家要幫工,都喊胡年云。大集體時曬稻子,他總要等看稻的人吃過晚飯回來后,他才回家。”
胡年云1945 年9 月生,2018 年8 月去世。他一生未娶,是五保戶。胡年云生前曾住的三間瓦房因年久失修,漏雨。2016 年,村里為他申請了危房改造資金,蓋了兩間新房。
胡年云去世第二天,村民段文敏、楊在山召集村民們開會,商量胡年云的后事。不過,胡年云留下遺愿:后事從簡,14.5 萬元除去安葬費用,剩下的留給集體辦事。
生病前幾天,胡年云預感到自己身體不好,特意到存款的桐城農(nóng)商銀行文昌支行,告知營業(yè)人員:“我死后,我的存單只能由章小中(時任村黨總支書記)支取,不要密碼。”胡年云去世后,14.5 萬元轉(zhuǎn)到了官橋村賬戶里單獨列支。
修塘墾地,老人遺愿得實現(xiàn)
今年遭遇大旱,楊沖組大石塘早就見了底。段文敏想起胡年云去世前說的話:“我死后,安葬我之后剩下的錢,你做主給大家做點好事。”要不將胡年云留下的錢興修當家塘吧,這樣大家也都記得胡年云的好,也算實現(xiàn)他的遺愿。段文敏和楊在山專程趕到村部,反映了村民們的意見,得到村里支持。
村兩委利用興修大石塘取出的淤泥,復墾了1 公里外的老窯廠40 畝地,一舉兩得。對于這40 畝土地,村里準備引進大戶搞種植,不僅為村里增加收入,也做大了官橋村種養(yǎng)業(yè)規(guī)模。
為弘揚胡年云勤儉節(jié)約、大愛無疆的精神,文昌街道黨工委和官橋村兩委一致表示,為胡年云建亭立碑,大石塘也被命名為“年云塘”。
段文敏告訴記者,等年底在外打工的鄉(xiāng)親們回來,他要組織開村民大會,把胡年云的事跡告訴大家。“胡年云一生省吃儉用,去世前留話把錢捐給集體,F(xiàn)在塘修好了,田里有水,地不得荒。我們要記住胡年云,這樣的好人好事值得我們代代相傳。”
汪桂云 汪華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