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的距離,對于他來說,最近的一次只有20厘米。生與死的抉擇,他用了20年的堅定和執(zhí)著給出了答案。
他,就是安徽省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一中隊代理副中隊長陳三喜。
陳三喜
入隊20年來,陳三喜先后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嘉獎5次,2015年被公安部評為公安現(xiàn)役部隊優(yōu)秀人才一等獎; 2002年、2011年被公安部消防局評為執(zhí)勤崗位練兵“技術(shù)能手”“優(yōu)秀士官”;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被總隊表彰為“優(yōu)秀班長標兵”“十佳消防衛(wèi)士”“技術(shù)能手”“十佳士官標兵”。2017年5月19日,作為安徽省公安系統(tǒng)英模代表赴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公安系統(tǒng)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被授予“全國特級優(yōu)秀人民警察”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同時還作為全國17萬消防官兵、全省5萬公安民警的唯一代表,光榮入選全國公安系統(tǒng)英雄模范先進事跡報告團赴全國各地開展巡回報告。
淬火成鋼,他用汗水書寫人生答卷
1999年,陳三喜懷著一顆火熱的心應征入伍。可剛來部隊的他,個子不高,訓練成績總是比別人差,在他最灰心的時候,隊長鼓勵他:“要當兵,就要當個好兵,就要做戰(zhàn)場上的一把尖刀。只要你肯努力,你就是第二個徐長青!”
陳三喜相信勤能補拙。練爬竿,他腳掛十公斤重的水帶:練長跑,他腿綁沙帶。無論工作多緊,訓練多累,他每天晚上給自己“加餐”:一百個俯臥撐,一百個仰臥起坐,一百個杠鈴深蹲,高強度的訓練使他的腿腫了又消,消了又腫。陳三喜一面練體能打基礎,一面利用業(yè)余時間練業(yè)務。掛鉤梯一直是他頭疼的項目,于是他主動向業(yè)務尖子請教方法,在訓練中細心揣摩,并運用到自己的訓練中。巧練不行,還得有點蠻勁,別人休息時,他就一遍遍地練分解動作,再連貫起來練,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憑借這種不服輸?shù)膭蓬^,不到一年時間,他的訓練成績脫穎而出,成為一名業(yè)務訓練的行家里手。
陳三喜的日常訓練
20年來,陳三喜代表支隊參加總隊大比武十余次,由于他的努力和拼搏,陳三喜獲得5次個人總分第一,9個單項第一。很多人問他成功的原因,陳三喜笑笑說:笨鳥先飛。陳三喜總結(jié)自己提高訓練成績的“三字經(jīng)”:“勤、活、實”。“勤”,勤奮進取,以勤補拙,以勤求精;“活”,探索規(guī)律,快速掌握,靈活運用;“實”,俯下身子,實干苦練,務求實效。陳三喜的“三字經(jīng)”使他取得多項榮譽,榮獲多枚軍功章,并作為優(yōu)秀訓練人才,2015年被公安部評為公安現(xiàn)役部隊優(yōu)秀人才一等獎。
陳三喜獲得第四屆“十大杰出消防衛(wèi)士”稱號
剛毅堅強,他用行動譜寫奮斗樂章
過硬的本領,精湛的技能,令他遇險不懼,關鍵時刻敢于“尖刀出鞘”,敢于挺身而出。2002年佳通輪胎火災,在生與死、火與水的考驗面前堅守一線; 2013年皖維集團火災臨危受命、堅決內(nèi)攻; 2014年綠園小區(qū)火災,連續(xù)奮戰(zhàn)40多小時;2016年廬江和肥東縣抗洪救災,3次深入災區(qū),營救被困群眾110余名……20年來,凡是較大以上火災或救援行動,陳三喜均主動請纓參戰(zhàn),累計參加滅火救援任務共計4200多起,搶救和疏散人員1000余人,保護財產(chǎn)和物資數(shù)千萬元。他常說:“作為一名消防戰(zhàn)士,生命之光要在濃煙烈火中閃爍。”
陳三喜在消防演練中
陳三喜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只有20厘米。2000年10月,合肥市四河新村發(fā)生燃氣泄漏大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多人被困。還是新兵的他,當?shù)弥c周邊仍有幸存者,冒著二次爆炸的可能和房屋坍塌的危險,深入現(xiàn)場搜救。就在他緊張救援的時候,距他僅僅20厘米的樓體突然坍落,和“死神”的英勇擦肩換來了被困群眾的成功救出。
2014年6月12日傍晚,一名女子爬上合肥市獻血中心五樓樓頂,想跳樓輕生。由于樓下堆滿建筑垃圾,救生氣墊無法展開,營救陷入了僵局。陳三喜現(xiàn)場請戰(zhàn),迅速系好安全繩,鎖好安全鉤,沿著外墻慢慢摸爬過去。就在快到的時候,跳樓女子突然回頭,看到有人靠近,馬上激動起來就要往下跳。說時遲,那時快。陳三喜雙腳用力一躍,跳過近3米的距離,撲了過去,就在她身體已經(jīng)脫離樓頂?shù)臅r候,一把抱住了輕生女子。輕生女子獲救了,現(xiàn)場的群眾自發(fā)鼓起了熱烈的掌聲,向陳三喜豎起了大拇指。
陳三喜在救援現(xiàn)場
入隊20年,他僅有兩次回家過春節(jié),幾乎沒有吃過一次安穩(wěn)的年夜飯。除夕夜,他和他的隊友們總是穿梭在合肥的大街小巷,哪里有火情,哪里就會出現(xiàn)他們的身影。每一次紅門開啟,每一次警燈的閃爍,都是生與死的考驗、血與火的較量、苦與累的磨練。
愛崗敬業(yè),他用奉獻詮釋無私境界
陳三喜是一名消防員,更是一名黨員。入隊以來,他始終以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當遇到急難險重,他總是沖鋒在前。認真執(zhí)著的他,曾被朋友說成“腦子一根筋”,陳三喜笑道:“這樣簡單、快樂、無悔。”
由于表現(xiàn)出色,2017年陳三喜被委以重任擔任政治指導員。對于他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崗位。陳三喜很快適應角色,作為中隊管理者,堅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以上率下、示范引領、言傳身教,從來不擺老資格和架子,直到學懂、教會為止。在一次拉梯躍窗示范過程中,由于窗臺內(nèi)固定木板的鋼筋沒有處理,陳三喜的腿上被鋼筋扎了一公分深的口子,去醫(yī)院包扎過后,醫(yī)生說至少要休息兩個星期,為了讓中隊不落下訓練進度,他拖著一條傷腿投入到訓練中。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整個中隊訓練熱情空前高漲。
陳三喜在帶隊訓練
“雖然有點怕他,但還是很喜歡他。”一名新同志用這樣的“矛盾”來形容他對陳三喜的印象。怕他,是因為他對訓練要求特別嚴,而喜歡他,是因為他對隊友們是出自真心的關愛。隊里誰遇到了難題,他總是想方設法為其排憂解難。隊里一名新同志睡覺蹬被子,經(jīng)常感冒生病,于是陳三喜每晚臨睡前喝下幾大杯水,為的就是夜里能醒來,替新同志蓋被子。每當隊友有困惑時,陳三喜就耐心地做工作,不僅穩(wěn)定了隊友的情緒,也使隊友們感受到部隊大家庭的溫暖。
陳三喜和隊友在一起
雖然在單位受到領導認可,隊友擁護,但面對家人,陳三喜卻充滿了愧疚,父母年邁卻不能膝前盡孝,妻子三次推遲婚期,獨自挑起家中重擔,孩子有父親卻感受不到父愛。兩個孩子出生時,他卻因工作任務,均不在愛人身邊陪伴。盡管陳三喜早已達到家屬隨隊的條件,可他仍舊讓妻兒留在了老家。“我也想讓孩子到省城接受優(yōu)質(zhì)的教育,想讓家屬享受最好的醫(yī)療保障,可我顧不了這個家啊!”入隊20年,陳三喜休假回家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兒子更是把他當成了“陌生人”。每次剛和兒子熟識起來,又要匆匆作別,回到執(zhí)勤一線履行職責使命。
陳三喜與家人合照
20年,初心不忘,20年,獻身消防。危難中,他挺身而出,為身陷絕境的人們架起生命通道;火場里,他沖鋒陷陣,把希望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面對光環(huán)和榮譽,陳三喜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那份堅定與執(zhí)著,像一把永不卷刃的尖刀,義無反顧,逆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