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官方網(wǎng)站
全國數(shù)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zgstyb.cn
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筑夢現(xiàn)代化共繪新圖景·高質量發(fā)展看阜陽|鄉(xiāng)村供銷社 致富“金鑰匙”

2024-04-14 11:46:52 來源: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   編輯:孫曉帆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產品銷路不用愁,化肥種子送地頭,莊稼收種有人管,百姓增收有盼頭。在阜陽市潁泉區(qū)寧老莊鎮(zhèn),廣大干群對村級供銷社帶來的變化贊不絕口。

近年來,潁泉區(qū)寧老莊鎮(zhèn)深入探索供銷合作社改革路徑,努力推進農村現(xiàn)代經營新體系,為村集體經濟發(fā)展找到了一條穩(wěn)定增收的新路徑。

“兵支書”直播推介土特產

早上七點,晨光熹微。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催促著80后“兵支書”赫金海來到村部,他將直播臺上的袋裝玉米、紅棗、紅豆、綠豆等農副產品整齊碼放。再過半小時,他就要上線直播,除了解答網(wǎng)友對于農業(yè)農村方面想了解的事情,他還要借助網(wǎng)絡平臺,將曹寨村的特色產品推介給網(wǎng)友。

“全都是從我們村的群眾家中收購的好產品。”赫金海說,通過電商平臺直播的方式,推薦曹寨村的特色農產品“五谷雜糧”大禮包,吸引了許多熱心網(wǎng)友的注意,“有網(wǎng)友表示,希望能盡快上鏈接。”

赫金海介紹,“五谷雜糧”大禮包不僅在線上受歡迎,線下也同樣受到“熱捧”。去年12月中旬,第二十屆蘇州優(yōu)質農產品交易會期間,當天就售賣出百余件,其中有一家企業(yè)更是直訂了300箱貨物。“年前年后這段時間,就銷售了6000多盒。條件成熟后,將全面鋪開銷路。”

特色農產品熱銷,得益于該村“村社共建”的新探索。該村聯(lián)合發(fā)起成立“曹寨晟焱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股權架構為“5+4+1”模式,即村集體股份經濟聯(lián)合社占股50%,村兩委干部占股40%,阜陽市晟焱供銷社合作社有限公司占股10%。而通過網(wǎng)絡直播的方式,又為群眾的特色農產品銷售拓寬了渠道,讓農村農產品直面城市大市場。

“群眾把他們種的綠豆、紅豆、花生等優(yōu)質的農副產品賣給我們供銷社,增加了他們的收入。”曹寨村兩委成員赫玉龍說,“村集體占的50%股份,年底也將以分紅的方式返還給群眾。”

農副產品統(tǒng)收統(tǒng)銷便利多

“咯咯咯、咯咯咯……”郭玉成養(yǎng)的笨雞,頂著鮮紅、肥碩的雞冠子,站在雞圈上高傲地昂著頭一遍又一遍地叫喚,似乎在向它的主人炫耀剛下的雞蛋。

郭玉成今年63歲,養(yǎng)了有三十多只笨雞。“你瞧公雞和母雞又打架了,嘿嘿嘿。”郭玉成隨手撒下一把玉米,顧不上“勸架”,拿著新買不久的籃子去拾雞蛋。

“昨天去賣了三四十個蛋,今天攢的還有三四十個。”郭玉成說,賣了雞蛋換新籃,拿著新籃拾雞蛋。“收了雞蛋就去賣給供銷社”。

過去,他收了雞蛋,攢多了都是自己騎著三輪車到集市上售賣,“一天下來講不準能不能賣出去、能賣多少,還不一定能賣上好價錢。”

現(xiàn)如今,村里有了供銷社。“家家戶戶有好的農產品,他們都收。”郭玉成說,“既節(jié)省時間又多賣錢。”郭玉成算了一筆賬:三十多只雞,一天能下20多個雞蛋,一周就是140多只蛋,能賣個一百多塊錢,“比閑著在家打溜強”。

“村級供銷社這個平臺,真正落實了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寧老莊鎮(zhèn)姜堂村黨總支書記丁文杰說,“首先在農產品這一塊,我們群眾自種自養(yǎng)的農產品,村集體進行回收,然后在我們供銷社平臺上進行包裝銷售,解決了群眾農產品滯銷問題,也能夠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

除了助農銷售,在農忙時節(jié),供銷社的“農事服務”項目,也給群眾提供了很多便利。

“我家里種的二三十畝地,化肥種子農藥都是我們供銷合作社的。這邊預定好以后,那邊就送貨上門,服務非常好。”郭玉成說,接下來打算把以前養(yǎng)豬的豬圈再拾掇拾掇,養(yǎng)上小豬仔。“有了供銷社,只要有好的農副產品,哪還愁賣?”

農事服務降低成本增收入

“村級供銷社發(fā)展是從2017年開始,2017年我們成立了申莊村和椿樹村兩個村級供銷社。特別是以申莊為代表,走農業(yè)社會化服務,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潁泉區(qū)寧老莊鎮(zhèn)黨委書記趙中山介紹。

時值小麥“一噴三防”的最佳時期,申莊村黨總支書記陳金仲正在地頭,跟飛手討論飛防關鍵。“飛防期間,大家務必要注意藥物噴灑濃度、范圍。”陳金仲一再叮囑飛手要認真細致,確保科學飛防、豐產增收。

申莊村村級供銷社在全鎮(zhèn)率先成立,主要開展農事服務、農產品流通等工作,2020年該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就突破了百萬元。

“農事服務是我們村集體收入的一個支柱。”陳金仲說,農作物耕、種、管、收全都由供銷社承包,幫助群眾減少成本、增加收入。單就農資供應方面,化肥、種子、農藥全都由合作社備齊,群眾只要有需要,直接送貨到指定地點。而且是從生產方直接進貨,減少了中間商的利潤。多少錢買來,扣除運費、人工,就多少錢賣給群眾。

“每畝土地平均降低成本100元左右,群眾能增加收入100至200塊錢。”陳金仲表示,目前該村服務寧老莊鎮(zhèn)9萬多畝土地,下一步計劃向周邊縣市延伸農事服務范圍,繼續(xù)壯大村集體經濟。

村級供銷社的發(fā)展,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村干部的積極性。最核心的是優(yōu)化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引領力。因為通過供銷社的發(fā)展,解決了村里沒錢辦事的問題:村集體壯大了有錢了,為老百姓服務的手段更多了。

姜堂晟焱供銷合作社簡介展板上,清晰地印著村委會的承諾:村集體年收入過20萬元,對本村困難家庭應屆本科畢業(yè)生每人獎勵1000元,舉行本村每年參軍人員歡送儀式;村集體年收入超過40萬元,每年重陽節(jié)給本村80周歲以上老人集體過壽;村集體年收入超過60萬元,免交85周歲以上老人新農合。其余的收入則用于整治提升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務人民。

“村集體收入越來越好,群眾生活也越來越好。”寧老莊鎮(zhèn)黨委書記趙中山說,通過這幾年供銷社發(fā)展,特別是基層村級供銷社的發(fā)展,在增加村級的經濟收入、培育一村一品和特色產業(yè)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們非常有信心繼續(xù)把村級供銷社做好做實。

2023年以來,寧老莊鎮(zhèn)供銷社為村集體增加經營性收入1210萬元,純利潤增收167.7萬元,帶動群眾收入122.5萬元。“力爭2024年1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800萬元,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0萬元,20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穩(wěn)定在50萬元以上,為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趙中山表示。(記者 張云山)

 

》》》視頻請點擊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