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wǎng)消息:1931年9月18日,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日本軍國主義自此開始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zhàn)爭。大半個中國被踐踏,3500多萬同胞傷亡。
在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中,中華大地上無數(shù)國人用熱血鑄就了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92年過去了,硝煙散去,警鐘長鳴。今天,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面向未來。
遼寧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獲贈珍貴文物史料
日前,位于遼寧沈陽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得到了一批來自民間收藏家捐贈的珍貴文物史料。這些文物史料為博物館深入研究抗日戰(zhàn)爭史、“九一八”事變史提供了重要的文史資料和實物佐證。
歷史文獻收藏家詹洪閣將珍藏多年的1931年9月19日至1931年12月間,記錄和見證日本關東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武力侵占沈陽城,進而入侵遼寧各地的14份日本出版的《東京日日新聞》報紙、號外,無償捐贈給“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在1931年9月19日出版的號外中,刊載著標題為《東北大學生打倒日本大演說會》的簡短新聞,譯文大意為:19日上午8時,東北大學的學生全部到本校講堂集合,召開大型演講集會,譴責、控訴日軍侵略,并提出建議當局通電各國,爭取國際社會支持,對中國進行援助。
在另一份12月24日的《東京日日新聞》上,醒目印著標題為《義勇軍東進》的文章,以圖文結合記錄著抗日義勇軍抗擊日軍的戰(zhàn)斗實況。篇幅很短,卻是不甘做亡國奴的中國愛國軍民抗戰(zhàn)精神的直接體現(xiàn)和見證。
據(jù)了解,此次捐贈的抗戰(zhàn)題材文物史料內容直觀、主題鮮明,對豐富博物館館藏、填補相關文物種類空白起到重要作用。博物館將妥善保管好這些文物史料,認真研究,挖掘文物的內在價值。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