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日《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它是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網絡安全涵蓋了方方面面的內容,而密碼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密碼無處不在。
平時我們所說的密碼,例如開機密碼、登錄密碼等,其實本質上是用于身份認證的“口令”,是一種簡單、初級的身份認證手段。而法律中所提到的密碼,是指采用特定變換的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密保護、安全認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它不再只是自己所設定的一串數(shù)字、字母,也不再只用于驗證身份,而是對需要秘密傳輸?shù)奈募、信息進行較為復雜的加密,來防止其他人獲取到信息內容本身,提高信息傳輸存儲的安全性。例如,我們平時所用的銀行卡是需要設置密碼的,但是這個密碼是一個六位數(shù)的數(shù)字密碼,它的作用僅僅是讓機器能夠確認當前使用銀行卡的人是銀行卡本人或信任的人,它的安全性較低,易于被不法分子竊取并盜用。而銀行內部網絡中使用的則是一套較為完善的密碼體制,這不再是簡簡單單的隨機密碼,而是一套完整的加密機制,不法分子無法輕易獲得傳輸?shù)拿魑男畔,并且僅靠密文無法破解信息。所以,在法律中所定義解釋的密碼范圍要更大,體系更完整,復雜程度更高。
密碼的使用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我國是最早使用密碼的國家之一,大家所熟知的虎符便是其中一種。古時皇帝為了調兵遣將,會將虎符一分為二,自己持一半,將軍持一半。當皇帝派人前往調度軍隊,則需手持一半虎符,當手持虎符與將軍的虎符對上,便可調動軍隊。這便是一種密碼?梢娫诠糯鷳(zhàn)爭中,人們就意識到了密碼的重要性,這在之后的近代戰(zhàn)爭中更為明顯。19世紀末,無線電通信問世后,被很快應用于軍事領域。隨后,密碼電報通信方式應運而生。密碼電報通信就是用數(shù)字、字母等的不同組合形式來替代真實的情報內容,只有約定好的通信雙方才可以正確解讀內容。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摩爾斯電碼。后來,低效率的手工編碼開始被自動編碼取代,例如二戰(zhàn)期間使用的恩尼格碼機,后被著名數(shù)學家艾倫圖靈及其團隊破解。密碼戰(zhàn)不僅在西方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中國的革命戰(zhàn)爭中也占據(jù)了重要位置。周總理(我黨情報工作的創(chuàng)始人)親自設計了“豪密”,至今未被破解。
時至今日,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不再遭受戰(zhàn)爭帶來的痛苦和摧殘。但當今社會中仍然充斥著無數(shù)的破壞攻擊手段,無時無刻不竊取著我們的信息。所以,密碼的應用對網絡的保障與信息安全的維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9年10月26日,國家為規(guī)范密碼的使用,維護網絡安全,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同時,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有關密碼的知識,來維護自己的隱私與信息,不隨機點擊未知鏈接,不隨意下載未知軟件,當自己的合法權益收到侵害時,要及時向公安機關進行報警,來共同維護我們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
然而,近年來,從全球范圍來看,網絡安全發(fā)展態(tài)勢并不樂觀,網絡空間安全事件愈演愈烈。直到2020年,在疫情的大環(huán)境下,安全漏洞、勒索病毒、數(shù)據(jù)泄露、APT攻擊等影響網絡安全的攻擊行為更加猖狂。同時,世界各國對網絡空間安全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不斷研究相關技術,完善相關立法工作,加緊研究信息戰(zhàn),力求在網絡空間中盡快占據(jù)有利地位。而我國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于2016年12月27日頒發(fā)《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zhàn)略》,其中詳盡地闡述了網絡安全所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我國網絡空間安全體系的建設目標以及戰(zhàn)略任務。
今年是《網絡安全法》實施的第五年,五年來,我國網絡安全領域正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fā)展,發(fā)展成果頗豐!睹艽a法》、《數(shù)據(jù)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條例》等接連頒布,旨在進一步加強相關法治建設。2021年12月7日,《2021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建設”專題報告》正式公開。該報告基于2021年度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收集的280+萬份有效反饋問卷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科學公正、全方位地反映了大眾對當前網絡安全領域法治社會建設發(fā)展情況的體驗與看法。結果顯示,54.58%的調查對象認為現(xiàn)在的網絡環(huán)境已經達到了安全的要求;53.79%的調查對象對當前網絡環(huán)境相較2020年的進步表示出充分的肯定。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xiàn)代化”,隨著網絡安全相關法律的不斷完善,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化進程穩(wěn)步推進,網絡安全防護水平不斷提高,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fā)展。
(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xié)調局指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供稿)